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段祺瑞真要想截住张作霖,还能让你从下水道逃出去?

段祺瑞真要想截住张作霖,还能让你从下水道逃出去?

(电视剧《少帅》,张作霖赴段府家宴)

电视剧《少帅》中说张作霖赴段府家宴,期间他嗅到了危险,从下水道成功逃脱。这段纯属虚拟,以卫队警戒之严,段祺瑞真要想截住张作霖,还能让你从下水道逃出去?反过来说,段府卫队又岂非形同虚设?

段祺瑞实际并不想动张作霖。之前,参与“西伯利亚干涉”的“中国支队”属于皖系魏宗翰的部队,在魏宗翰前往海参崴慰问“中国支队”时,直皖矛盾已经尖锐化。段祺瑞便命令魏宗翰,借慰问之机,在路过沈阳时观察段祺瑞对曹锟的态度。

魏宗翰到沈阳后,张作霖一再向他表示尊重段祺瑞,拥护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也决不会偏袒曹锟。张作霖还说直系相争是两虎相斗,大者伤小者亡,对北洋实力俱有损伤,至必要时,如果段祺瑞同意,他愿以中立的资格出头调解。

离开沈阳时,张作霖的部将吴俊升到站为魏宗翰送行,并赠送两麻袋高梁米,礼数非常周全。接着为魏宗翰车抵锦州,驻防锦州的张作霖之子、旅长张学良不仅亲率官兵到车站列队致敬,还亲自上车对魏宗翰说:“你父亲要我来给魏老伯请安。”

张学良走后,魏宗翰对部属们说:“现在看到张学良对我的态度,更可以相信他父亲的话了。”

(吴俊升)

慰问之旅令段祺瑞、魏宗翰对张作霖不偏不倚和愿意调解的立场均深信不疑,因此魏宗翰不同意扣留张作霖,他向徐树铮表示:“我看张作霖能维持其中立地位。”

徐树铮仍然坚持说:“张作霖见利忘义,狡诈多端,决不可靠。”魏宗翰见状认为事情太大,他不能作主,必须请示段祺瑞。第十五师师长刘询也同意魏宗翰的意见。

段祺瑞性情耿直,对人对事喜欢直言不讳,向来不主张采取阴谋暗杀的手段。即便他事先知道张作霖与己为敌,也只会当面指斥对方,而不会想到扣留对方作为人质。这也是徐树铮先找魏宗翰,而不是直接向段祺瑞建议的原因。

稍后当徐树铮不得不去请示段祺瑞时,段祺瑞果然不同意。他还责备徐树铮:“各方树敌,非厚道载福之道,应当力戒。”

第二天上午10点,张作霖继在北京谒见徐世昌,随后驱车到团河拜访段祺瑞。

张作奉此行表面是奉总统之命,调停直皖争执,看上去不偏不倚,其实屁股是完全坐在直系这边的。他在谈话中表示只要段祺瑞接受反皖同盟条件中的三项,就可以不解散国会。这三项分别是:取消中日密约、拥护靳总理以及撤换徐树铮。

(电视剧《少帅》,徐树铮确曾再三劝段祺瑞截张,但段不同意这么做)

对三项条件,段祺瑞一一进行了权衡。他在当国务总理时虽然向日本借了很多款,但并没有什么密约,吴佩孚所谓的“取消中日密约”,与他一贯的高调相符,其实质不过是要以此对皖系进行要挟和攻击罢了。既然原本就没有密约,取消当然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段祺瑞看来,靳云鹏完全是自愿辞职,也没有谁对其进行逼迫。他对张作霖说:“靳翼青(靳云鹏的字)是真心真意要辞职,何必非为难他不可?换个别人,也可以商量。”

三条之中,唯有撤换徐树铮,让段祺瑞觉得难以接受。在段祺瑞看来,徐树铮各方面都做得很好,最近又取消了外蒙自治,提高了中央威信,怎么会没有功反而有过呢?他实在想不通有什么理由要撤换徐树铮。

段祺瑞最后对张作霖说,可以开去徐树铮西北筹边使一职,改任其为远威将军,留在北京办事,只不过他还有一个对等条件,只有这个条件满足了,他才会全部做出妥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执雨 的精彩文章:

TAG: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