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移民亞洲成新趨勢,問題是如何雙贏

移民亞洲成新趨勢,問題是如何雙贏

從前談起移民,美國會是多數人的首選,但近幾年來,美加澳等國家紛紛收緊移民政策,讓不少人開始改變目標。從2000年到2015年,亞洲每年增加約2600萬移民,系全球第一。另據2017年滙豐銀行公布的《移民探索調查》顯示,新加坡已連續3年獲得最受歡迎移民國家。這是否意味著更多人將移民目標轉向亞洲地區?除此之外,東盟經濟共同體(AEC)成立,也將東盟區域內的移民帶動了起來,其中包括了很多務工人士。貧窮和缺乏就業機會使海外勞工變得越發多見,海外勞工的境況近年來也屢屢受到關注。聚焦東盟區域內的海外務工,但他們在面對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難題。

國家和個人,誰更受益?

對於一些亞洲國家來說,海外勞工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戲劇性的。馬來西亞的海外勞工已成為當地低技能工作的重要勞動力來源,他們往往就業於建築業、農業和製造業之類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世界銀行資料庫(The World Bank)的一項研究表明,馬來西亞的低技術外來勞動力每增多10%,將會使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上升1.1%,從而為當地人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帶來了提高平均工資的可能性。

國家間的收入差距過大,是推動東盟內部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錢仍是最重要因素

推動他們進入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的動力是什麼?首先,馬來西亞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為10570美元(約合69543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亞的人均國民總收入為3440美元(約合22633元人民幣)。這兩個數據都遠遠高於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收入是吸引海外勞工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目的地國家的收入高於原籍國。

能為海外勞工的祖國帶去資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副教授武明姜(Vu Minh Khuong)對此進行了闡述:「有證據顯示,移民正在加速發展,亞洲發展中國家收到來自海外勞工的匯款總額從2010年到2015年幾乎翻了一倍,從570億美元增加到1060億美元。海外勞工對祖國的匯款是一些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在2015年,菲律賓收到的海外勞工匯款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而在越南則為7%。」

匯款是通常是從所工作地發送給家人或朋友。在較貧窮的國家,匯款所帶來的收入為數百萬美元。

合理利用勞動力

同時,很多海外勞工輸出國一般都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而在一些勞動力呈現老齡化趨勢的國家則非常需要年輕勞動力。像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等國家則是需要更多勞動力的一方,而緬甸,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則有太多的勞動力。因此,海外勞工輸出不只能更合理地分配勞動力,還能幫助勞動力合理獲取更多資金。

柬埔寨,寮國和菲律賓等國家的年輕健康勞動力較多,新加坡,泰國和汶萊人口老齡化嚴重。

政策推動

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成立,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東南亞國家之間專業技術人員能更加自由地流動。具體實施政策包括消除關稅、促進貿易、提高投資,精簡資本市場監管框架和平台等。

面對挑戰,若有政策保護更敢迎難而上

儘管如此,目前的海外勞工仍面對著許多難題,這是由於世界各國相關政策的多樣性,而且涉及到當地居民、僱主、政府、海外勞工及其祖國等利益相關者。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圍繞州際移民的實際情況和理論問題進行探究,研究的重點在於當國家出現排斥政策時,如何保護這些海外勞工的權利。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建議海外勞工放棄為單一僱主工作,鼓勵他們在特定領域尋找更多可能,這能減少勞動力被過度剝削的可能性。同時,應該加大力度懲處那些給海外勞工不合理待遇的僱主。

此外,武明姜鼓勵開放邊界並指出其好處:「一方面,海外勞工能為其祖國提供了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管理好,在減貧和資本投資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海外勞工不僅能夠幫助東道國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還能增強經濟活力和競爭力。」但是,如果東道國沒有良好的政策,企業可能會依賴海外勞工,避免資本投資、創新和升級。

另有人則認為,海外勞工應為社會保障制度做出貢獻,但由於人們普遍認為海外勞工應在互惠基礎上獲得福利,所以鼓勵當地居民接受海外勞工的更好方法是允許海外勞工或其僱主為現有的福利制度做出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iWeekly星聞博覽:法塔赫與哈馬斯簽署和解協議,終結10年裂痕
總攻略 | 如何參與上海時裝周
百年榮宅揭幕,搶先一睹老宅魅力
iWeekly星聞博覽:伊方稱境內「伊斯蘭國」勢力將被徹底消滅
完成任期概率僅剩30%,特朗普會栽在憲法修正案上?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