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鄧大軍縱橫南北,然而最初卻只被看成是一群游擊隊的集合

劉鄧大軍縱橫南北,然而最初卻只被看成是一群游擊隊的集合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毛澤東送劉伯承去前線)

劉鄧的晉冀魯豫野戰軍要與晉軍決戰。晉軍並不難打,早在紅軍東征時即為紅軍的手下敗將,問題是這時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並不充實。自1942年以後,一二九師主力部隊就被分散到各分軍區進行活動,直至反攻開始,才先後集中起來。從總數上看,全軍區雖然有近30萬人,但多為地方武裝,主力部隊「從編製上講,一個完整的、編製充實的團都沒有」,以太行軍區部隊為例,每個團都只有兩個營,兵員不足千人。

由於長年游擊,各部都已習慣於游擊戰,對正規戰反而又生疏了,互相之間缺乏協同作戰的經驗。鄧小平講,那時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可以說是一群游擊隊的集合」。另外一個突出問題是裝備較差,全軍區僅有6門山炮,僅半數的團有2到4門迫擊炮或擲彈筒,以及3到4挺重機槍。新戰士主要使用大刀長矛,老戰士雖有步機槍,但彈藥奇缺,平均每人僅有兩到三發子彈。為了迷惑敵軍,顯示自己糧彈充足,幹部戰士只好把高梁秸截成子彈一樣的一小段一小段,然後拿來塞滿子彈袋。部隊行軍時,沿途的老百姓不明真相,還直誇:「這隊伍真棒,子彈真多!」

劣勢要靠優勢補,劉伯承認為,敵我雙方有沒有勝機,就看誰集中得快,是否集中起來形成了拳頭。根據他的指示,太岳、太行和冀南軍區採取邊打、邊建、邊練的辦法,快速編組成三個野戰縱隊。當時晉軍在上黨已有1.6萬人,而三縱隊的兵力加起來有2.8萬人,首先數量上就佔據了優勢。

(八路軍戰士,他的子彈袋裡很可能塞滿了高梁秸)

人多,並不是組成密集隊形就能一衝了事,那樣人再多也不濟,何況劉伯承向來都反對硬拼。他的辦法是針對晉軍特點,抓緊時間組織實戰演練,特別是戰術演練。

1945年9月1日,在李達指揮下,太行軍區部隊佔領了原由晉軍控制的襄垣城,這為劉伯承掌握對手的作戰特點提供了一個現成標本。

他得出的印象是,晉軍在組織防禦上很有一套——襄垣外圍配置有據點,城外高地上又築有「品」字形高大碉堡,相互形成犄角之勢。城牆上每隔一定距離就有火力點或暗堡,另外後方還留有較強的預備隊,可以對攻城部隊實施反突擊。

晉冀魯豫野戰軍在上黨戰役中的重點目標是攻取長治。長治從外到內的防禦結構基本與襄垣類似,當然其工事的堅固和複雜程度又絕非襄垣可比。好在有一長必一短,晉軍的短軍是不擅於近戰、夜戰、野戰,這樣劉伯承便決定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即先逐個攻取長治外圍各城,以此吸引長治守軍出援並予以殲滅,最後再攻長治。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劉伯承運籌帷幄)

劉伯承說,敵人好比一口大豬,我們一口吃不掉,只好把它割成幾塊,一塊一塊地吃。從9月7日至17日,他連續下達四個作戰命令,依次讓各縱隊攻取長治外圍各個縣城。

這些縣城在防禦上都和襄垣城是一個模式,所以也並不好攻。戰前劉伯承專門組織各部進行了實戰演習,並不厭其煩地制定了「城市戰鬥的戰術指導」,對攻城戰的準備、接城運動、登城戰鬥、破城後的巷戰,都作了詳盡而具體的說明。攻城時,為解決缺乏重武器不足的問題,各縱隊按照劉伯承的指示,還普遍採用了晉軍比較懼怕的近戰、夜戰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說史記 的精彩文章:

這架飛機如果失事,解放戰爭的結局將完全改變!
他被斬首後亡妻獨闖日軍軍營索要其頭顱 日將感佩其忠義敬香致敬
中美準備沿三八線停戰,金日成仍堅持要彭德懷南下,彭回了六個字
康熙閉關真的阻礙火槍的發展,世界最強大的火槍部隊為何還有清軍
蒙古人真的愚昧?成吉思汗小小偏師為何能單挑歐洲三大騎士團

TAG:閑說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