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天天向上》被踢出周五黃金檔?反正人心早散了

《天天向上》被踢出周五黃金檔?反正人心早散了

作者|張家欣

編輯|李春暉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沒有長聚的兄弟。近日湖南衛視公布2018年編排調整,人們赫然發現周五、周六黃金檔都找不到《天天向上》的影子。隨即多家媒體爆料,《天天向上》將要退出周五檔更要退出黃金檔,挪入周日檔,並且節目也被壓縮到40分鐘。

不過,今日(10月13日)湖南衛視總編室主任周海公開表示,《天天向上》確實挪到了周日,不過是黃金檔,而且時長沒有被壓縮。湖南衛視總編室推广部主任湯集安還發微博那些造謠的人可以閉嘴了!

事情沒想像得那樣壞,但挪到周日黃金檔相較於原來的周五黃金檔,「含金量」顯然不同。

《天天向上》的這一變動,其實不算出人意料。監管收緊下,我們每周都能聽到娛樂節目的檔期調整。而《天天向上》,也確乎在走下坡路。

不知不覺中,人們對這檔人氣綜藝的認知越來越模糊,人們知道汪涵做了《火星情報局》,知道俞灝明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飆演技,卻很難說得清楚,現在的《天天向上》究竟在做什麼。

《天天向上》自2008年開播,收視率長時間位列全國同時段前三,和《快樂大本營》稱霸湖南衛視周末黃金檔。廣告冠名費更是一度飆升到2.5億,而「天天兄弟」也被稱為內地綜藝界的主持天團。

更難能可貴的是,節目內容關注各種小眾文化有態度有情懷,幽默當中傳遞正能量,是少數不靠字幕強行煽情,卻依然能夠深入人心的綜藝節目。

但終究沒有什麼是能夠真正「天天向上」的,一檔綜藝也有其盛衰曲線。在網路綜藝的席捲下、在政策大環境的作用下、在湖南衛視本身組織調整和主創們各有新路的現實下,調整勢在必行,能保持體面已是較好結局。

節目收視狂跌是誰的鍋?

收視率掌握著電視節目的生殺大權,《天天向上》自去年改版後,收視率一度下跌到5%-7%之間,今年5月更是狂跌到0.32%。

很多觀眾認為,收視率的頹勢,從節目台前幕後人員的大換血就埋下了伏筆。「天天兄弟」汪涵、歐弟、田源、錢楓、矢野浩二、俞灝明、小五7人的經典班底,如今只剩下汪涵和錢楓兩位元老,補上口無遮攔的大張偉和1997年生小鮮肉王一博,算是勉強維持。而金牌製片人張一蓓,也早在數年前就帶著團隊出走。

還記得那句「天家兄弟六缺一,天天等灝明」嗎?「天天兄弟」最終沒有等來完整合體,而是節目疲軟和人員流失。

目前主持團的問題是,錢楓9年前的冷笑話和扮駝鳥老梗還在用,網友評價「除了長膘外,主持功底沒見增長」;更別指望鮮肉偶像王一博能扛起一片天,他站在汪涵身邊,主持功力的欠缺尤其明顯,「連廣告詞都說不順溜」。

大張偉則一直是爭議最大的那個。作為副咖和捧梗,觀眾總覺得他搶話嚴重,某些言論不堪入耳。大張偉那新時代綜藝培養起來的大尺度颱風,到底沒能被電視老觀眾們接受。

與此同時,大張偉的粉絲怎咽的下偶像被罵這一口氣。圍繞節目主持人選,出現越來越多不和諧的聲音。

主持團多年合作的默契被打破,越來越頻繁出現的尷尬場面,漸漸讓觀眾覺得無趣。而離開的老人,似乎也不是和平分手。歐弟曾借著醉酒發微博,自嘲是老狗。

當「天天兄弟情」變成了「塑料姐妹花」,雖說現在綜藝撕逼成風,但我們至少希望《天天向上》這樣的老牌節目,能夠保留當初的時代記憶。不求你是清流,至少不要跟風。

主持人也都有了新的發展。比如汪涵的《火星情報局》,分分鐘搶過《天天向上》風頭。汪涵在一眾火星綜藝咖的環繞下,跟還在磨合期的「天天兄弟」相比,顯得更加收放自如。

韓國國民綜藝《無限挑戰》播出10多年,原班人馬也只剩劉在石一人,每進一個新成員,都被網友各種挑不是。《無限挑戰》新成員黃光熙就曾在節目中爆發:「我這輩子都沒被那麼多人罵過!」

但韓國藝人們憑著專業的職業素養,在罵聲中堅持,並確實拿出了身體力行的笑料,最終讓觀眾逐漸習慣、慢慢息怒,即便如此,不少彈幕還是不時飄出一句懷念昔日的感慨。

主持人對綜藝節目來說就是主心骨,他們的化學反應決定了一檔綜藝的獨特性。人變了,不是說節目就一定會死,只是在新人培養「眼緣」的過程中,必定讓節目也經受陣痛。

《天天向上》變成了《快樂大本營》?

「大型禮儀公德時尚類脫口秀節目」,這是《天天向上》的自我定位。節目對各種社會選題的深度挖掘、創新呈現,有「警校特輯」、「華語聲優特輯」、「高校風雲特輯」等等,讓更多觀眾了解各行各業、各色人等不為人知的有趣一面。

觀眾曾經的觀後感是:「咦,這個職業平時有這麼多要注意的,真是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辛苦;咦,北清復交的同學也沒有女朋友,哈哈哈唱歌比我還難聽;咦,原來BAT公司內部長這樣,原來程序員也是可以玩b-box的……」。

「像知乎一樣的體驗」,有網友如是評價《天天向上》。

但現在,《天天向上》聚焦特殊職業的主題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星撐場面,動不動就明星訪談、調侃八卦。這種畫風,似乎跟「同事」《快樂大本營》越來越像,讓人們開始懷念小阿毛和他師傅的「中華禮儀」環節。

做節目的人對收視很敏感,《天天向上》節目組也是如此。流量明星當然是收視保障,但為此本末倒置,失去了節目原本的風味,卻是得不償失,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創作上的懶惰。

某期節目中,粉絲小胖就無奈表示:「可能節目組以為我們95後就喜歡看一些明星大咖……」說實在的,整天看明星訪談,還怎麼「天天向上」?

懶惰不光體現在對流量明星的依賴,以選題見長的《天天向上》,甚至還開始涉及抄襲和造假。2016年5月的一期節目,被曝全盤照搬日本綜藝《交給嵐吧》。節目里大張偉與錢楓進行「帥氣男人對決」,其中與日本綜藝雷同的如何帥氣打領帶、一口氣脫掉T恤的創意和細節,均有截圖為證。

而7月一期節目發起的公益計劃,竟然發生了節目組公開的捐贈學校並不存在的大烏龍,事後官方表示是工作人員手誤。節目走下坡路,從上到下的態度都開始出現問題。

撞到「限娛」槍口,湖南衛視要「慢下來」

在「限娛」大背景下,「快樂中國」這個湖南衛視整體的立台方針都受影響,《天天向上》作為排頭兵,槍打出頭鳥,又哪能倖免呢?

翻出2008年、2009年《天天向上》的節目單,每期節目都會邀請一些行業內的優秀人才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華語世界頂級聲優大pk」、「少年們的迷戀 中國刑警學校」、「天天兄弟探秘微軟」等等,光看題目都覺得有意思。

再看最近幾年的節目單,娛樂色彩明顯加重。「秀恩愛」、「乖萌」、「隱私遭挖」等標題黨慣用詞語頻出。《天天向上》彷彿成了娛樂圈歌手和演員的新專輯、新劇發布會,甚至還刻意炒CP,更成為芒果台自製節目的宣傳平台。

這種內容,是吸引明星粉絲的穩妥誘餌。只是得到一部分粉絲關注的同時,失路人丟老粉,真的是節目因時而變的正確方式嗎?

明星娛樂性過強,不僅損失了節目粉絲,更被廣電總局盯上。《天天向上》主持、嘉賓被批評「造型怪異,缺乏審美」,其中「綠毛」大張偉,「紅毛」李誕,「小辮子」池子,都榜上有名。

而湖南衛視本身也在經歷一場暴風驟雨的整改。今年2月到4月,湖南省委第一巡視組對湖南廣電進行了巡視「回頭看」,檢查後批評芒果台「作為黨的喉舌價值取向有偏差。表面上看是相關頻道節目把關不嚴,實則反映台黨委政治敏感性不強。」

《爸爸去哪兒》被禁止上星播出,而《經視焦點》負面新聞比例過高,《絕代雙椒》話題三俗,《探索·奇聞怪事》涉嫌植入虛假宣傳,這些節目都得做深刻檢討。芒果TV網綜也被批衣著暴露、鏡頭挑逗。

曾經高喊「快樂中國」的芒果台,今年Q4的最新頻道口號,悄然變成了「慢下來,去生活」。具體實施,則靠《中餐廳》、《親愛的客棧》等慢綜藝。而即將播出的藝人拜匠人為師,探訪傳統技藝的文化類綜藝《百心百匠》,流量明星全無,題材也不算新穎,其實跟芒果台一貫風格很不搭,但如今直接被給了《新聞聯播》之後的有利檔期。

湖南衛視正在染回「社會主義紅」,優勢不再、還撞上「限娛」槍口的《天天向上》遭遇檔期調整,雖然令人唏噓,但也算時勢的必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硬糖 的精彩文章:

鹿幣、積分制、公司化管理,光靠「愛」建不成鹿晗粉絲帝國
鹿晗關曉彤「甜蜜暴擊」背後的最大贏家,華策到底有什麼「戀愛魔法」?
「史上最強」國慶檔,注水深處無贏家
好萊塢大亨哈維深陷性侵醜聞,曾為多部華語電影公關奧斯卡
鹿晗證明了自己頂級流量的價值,可能是最後一次

TAG:娛樂硬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