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炸了慈禧、乾隆的陵墓,全國人都在罵他,他卻說了八個字
近幾年「盜墓」這個詞因為許多書籍作品、影視作品的原因一直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並且,人們對盜墓的認知也被這些作品所影響,甚至認為,盜墓是一件很「拉風」的事情。然而,在古時候,盜墓是很一個很讓人瞧不起的勾當,幾乎所有人都在咒罵這種不仁不義的行為,但是,即便這類行當令人不齒,從古至今還是有很多的盜墓賊因為盜墓而一舉成名,比如咱們今天說的孫殿英,此人一舉端了乾隆和慈禧的老窩,從此成名於天下。
提到孫殿英,最先浮現於大家腦海中對他的印象應該是「軍閥」二字,但是,他的第二重身份「盜墓賊」則是更為人所津津樂道。
先來聊聊他的祖輩,他的祖輩中有幾人可是赫赫有名之人,其中,當屬孫承宗名氣最大,此人乃是明末時期的一位兵部尚書,就相當於現在的軍委主席之職。這還不算,他還同時兼任了東閣大學士,集大權於一身,然而,雖然手握重權,孫承宗仍然忠心耿耿,心懷家國。
在明末那個烏煙瘴氣的年代,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二人將明朝搞得雞犬不寧,結果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是,讓關外的滿族人得了利,最終,努爾哈赤率領清兵入關,明朝覆滅。
按常理說朝代的更迭應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但明朝的覆滅似乎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各路豪傑都奮起反抗,孫承宗身為明朝重臣,和所有有骨氣有血性的人一樣,奮起反抗清軍,但是,最終還是敗給了清兵,以身殉國。並且,在清軍入城後,城中人口被屠殺,孫家整個家族幾乎被人滅門,只有孫鎬(孫承宗第四子)被保姆偷偷帶到了城外,留下了一條血脈。
直到孫殿英父親這一代,孫家仍然對清朝保持著對立的態度,孫殿英的父親甚至因為在一次衝突中打死了旗人而被捕入獄,當晚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了監獄中。
孫殿英自小性格豪放,行俠仗義嘗與市井遊俠兒為伍,頗有遊俠之氣。長大以後行走江湖,並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間組織廟道會,憑著過人的機靈逐漸混到廟道會的頭目。時間來到1928年,孫殿英作為軍長奉上級的命令前往遵化剿匪,在剿匪完成後就駐紮在了這個地方。然而,有趣的是,清朝的皇陵離這個地方僅僅一山之隔,在那個烽煙四起的年代,試問哪個軍閥不想發一大筆橫財來擴充、武裝自己的軍隊從而大殺四方呢?
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人員,機構仍然承襲清制,而且還有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宗人府、禮工部等機構分別承擔陵寢一切事務。但是,隨著世事的變遷,東陵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軍閥手中。護陵大臣名存實亡,常不在官署,不僅不能有效保護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賣財物。於是,對東陵的破壞與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圖全面挖掘偷盜大發橫財。
盜墓之前,孫殿英先致函遵化縣知事,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由,要求遵化縣代雇騾馬車30多輛,以便從其他地方裝運軍糧。
就這樣,孫殿英便為轉運盜墓財寶鋪好道路。於是,孫殿英便借口「軍事操練」,明裡稍微耍一下刀槍棍棒,暗裡則偷偷派人開挖清朝皇陵。
之後,孫殿英這一挖就不得了,金銀財寶可謂是應有盡有,具體的數目我們如今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因為這件事他也成了當時最紅的「盜墓人」,數不清的人惦記著他手裡的東西。孫殿英掘墓盜寶被發現後,滿人嘩然,部分旗人團體,以及遜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的溥儀等滿人上告到蔣那裡,要求嚴懲。
此事一時轟動全國,從前的清王朝的貴族更是恨不得剝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溥儀還發過誓:要親手殺死他給自己的祖輩報仇,給愛新覺羅族人雪恥,其實,我們也知道,當時的溥儀也就僅限於發發誓言而已。
在盜取乾隆和慈禧的陵墓時,孫殿英親自到場,在盜取了財寶後,他直接砸爛了棺材,對屍體進行了百般凌辱。他曾回憶過盜墓的過程,說:
乾隆的陵墓是極其奢華的,陪葬品多的常人難以想像,乾隆的屍體當時已經腐朽不堪了,只保留著他的鞭子,孫殿英先將乾隆的頭骨砸爛,然後,將全身的屍骨抬出,任由士兵隨意踐踏。
慈禧的陵墓被破壞程度則是更大,因為大多數中國人對慈禧都沒什麼好感,士兵們一聽說這是慈禧的陵墓,便大肆破壞陵墓的結構,凌辱慈禧的屍體。因為死亡時間不長,屍體還未完全腐爛,據說有些士兵還進行了奸屍的行為。盜墓完成後,這夥人根本就沒想到要對陵墓做一個恢復,甚至在走前還對陵墓進行了爆破,可以說,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去破壞這座陵墓。
在這裡,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提,那就是,孫殿英在盜墓的過程中說過一句話,僅僅八字,這句話就是:「報仇雪恨,破壞風水」,意思就是我盜墓雖然是為人所不恥的行為,但是,我這個行為可不只是盜墓,我還是要替我的祖先報仇。
看了前面大家也已經知道了,孫殿英說報仇雪恨可並不是個借口,而是真的是報清兵幾乎滅他滿門之仇。
在辛亥革命期間,孫殿英還只是一個小嘍啰,沒有參加革命的資格,這次他抓住了機會,他要讓祖宗的在天之靈能安息,於是,他鞭屍,他要讓清朝的風水壞掉,於是,他炸墓,他就是要讓清朝的一朝「龍脈」被毀掉,讓滿族人再也不能掌控這個江山。
咱們以外人的眼光來看,就盜墓而言孫殿英確實是做的有些大了,拿了別人的東西還凌辱別人的屍體,但是,如果換位思考,這何嘗又不是他心中宣洩仇恨的最好方式呢?


※乾隆調包太后壽禮,紀曉嵐用一白紙化解,和珅無辜躺槍反被坑!
※此人誹謗罵雍正,雍正將其無罪釋放,誰料乾隆剛一登基就將其活剮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