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和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都比竇娥還冤!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可謂是世人皆知,並被人罵了幾千年。其毒婦、淫婦的形深入人心,她的丈夫武大郎被描繪成典型的矮丑挫。
然而事實上卻與之相反,歷史上的武式夫婦乃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是明朝清河縣武家那村人,大郎名武植。其雖出身貧寒,但聰慧過人,中進士後任山東陽谷縣令,是位受人愛戴的好官。這與水滸中的時間是不符的。
而被描繪成淫婦的潘金蓮則為知州千金,她很喜歡武植,經常接濟貧寒的武植,兩人更是私定終身。婚後二人恩愛十分,並育有四個子女。說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潘金蓮是個名門淑媛、賢妻良母並不為過。
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河北省著名書畫家施勝辰更是於2009年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及潘氏道歉,並為武植與潘金蓮塑像,其寫下的道歉詩一直裱糊在武植祠牆壁。
據1946年武植墓的發掘者說,武大郎實際身高應在1.78米以上,算的上偉岸。另外從武大郎的墓葬規模以及使用材料來看,毫無疑問是富貴人家所使用的的。這又豈是一般人家所能做到?又豈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喪葬待遇?那麼為什麼幸福恩愛的夫妻倆卻被人如此污衊呢?這也是有原因的
早年貧苦的武植曾經得到過一位王姓同窗好友的資助,武植做官之後,這位王姓同窗家境敗落,便千里迢迢來投奔武植,希望能謀得一個職位。由於武植的事務繁忙,所以對於好友無法照顧周全。而這位好友卻誤以為武植是不想幫忙,於是憤而出走。
他在回鄉的路上四處編造、張貼武、潘二人的各種醜事,極盡污衊損毀之能事。而先前武植得罪過的當地惡少西門慶更是與之沆瀣一氣,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很快,有關武、潘的各種謠言便傳遍街頭巷尾,且版本頗多,令其聲譽遭受極大損毀。而王姓書生回家以後才發現,武植早已為他重修了房舍,併購置了家當。這時,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比的懊悔,並發瘋似的揭撕自己沿街張貼的污衊言論。然而,謠言一旦傳開,又如何能收得回?
不過小說中的潘金蓮也很冤枉!多情反被無情惱!
潘金蓮死了!這個美麗,年輕,聰明的女子,被武松一刀砍下去,她甚至來不及多說一句話,多看這世界一眼……
其實潘金蓮是不幸的,如果不是那一天,在窗戶里無意往下面多看了一眼,她的命運或許就不是現在的樣子!
也許,她還會像往常一樣,深居簡出,平日里做點針線活,出門與王婆聊聊家常,給武大做好飯菜,然後等著他回來。
那個西門大官人,他是誰?從來也不曾見過,也不會和他有什麼交集。可是自從在人群里多看了那麼一眼,從此便難以忘記。
就是換了今天,現在的女人遇到了西門慶,我敢斷言,也有選擇西門慶的。所以,我的看法是,潘金蓮離開武大郎,去結交西門慶,並不是什麼錯誤,錯就錯在不該用毒藥滅掉武大郎……
她不是沒有怕過,武大還好說。就是他那個兄弟武松有些難辦。
然而她還是錯了,她不該輕信王婆的話,也不應該聽西門慶說得去做。畢竟夫妻一場,有什麼不能好好說的!
她以為這樣誰也不會知道。然而武松終究像她想得那樣,不好惹,也惹不起。
血性的武松為了替兄報仇,可憐的金蓮,只是為了尋找自己愛的幸福,為了想要一個新的幸福的家,背上千古罵名,和西門大官人一起去另一個世界尋找愛去了
難道這就是愛的代價?


※以前犯人流放的地方,現在我們看來那麼嚮往
※漢武帝對匈奴說:有錢任性,就是要打垮你
※歷史上最奇葩的盜墓賊:竟然是為了和墓中女屍睡一覺
※太平天國起義是一場正義的戰爭,還是洪魔頭為私慾的禍國殃民!
※古代斬首並非一扔令牌就玩完,電視劇又在忽悠你
TAG:屌絲煙灰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