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不生氣,再學氣死人
文前導語
文張欣
由於後台問題日益增多,我本人寫公號的時間又十分有限,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穿衣戴帽、修飾一新才出來見人。
但也絕不是馬虎,而是直接說出觀點,排憂解難。
於是,我們決定推出「答疑雙響炮」——分別為《張老師說》和《顆顆說》相加。所述觀點僅供參考。
喝了那麼多雞湯也過不好的人生,靠一篇問題解答能有什麼起色,我是非常懷疑啦。但畢竟俗話說:旁觀者清。
如果能讓你的情緒有所緩解,也是我們的初心。
(插圖:陸梅)
張老師:
你好,我與老公結婚七年,兩孩子,自我感覺很好,但是最近偶然發現老公碰到重要問題一直都喜歡找大學時代的前女友傾訴,尋求安慰,言語曖昧,有時候還是他主動。我一下子覺得之前的認知都是錯的,感情世界崩塌,感覺回不去從前了,不知如何與他繼續相處,或者說如何處理感情,也不可能為這個離婚,但是心裡有疙瘩,已經有幾個月時間處於冷戰狀態了。未來我不知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相處,求解惑,謝謝!
小妮
(插圖:陸梅)
張老師 說
小妮:
你好。
首先謝謝你的信任。
老公跑到前任那裡訴說各種煩惱,如果按照「紅顏知己」的說法,肯定有些惱火,但如果按照「倒垃圾」的說法,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有各種情緒,都沖著一個人展示,其實不太可能。
你的領導,或者用你的才,或者用你的德。
如果你德才兼備,那你就是領導了。
你的朋友,或者托你辦事,共通有無,或者只談心說私密,也是有分工的。
如果一個朋友全部包圓,這是小概率事件。
請一定加倍珍惜。
言歸正傳。
我有一個朋友,老公人不錯,就是有點花。
她扭頭開了一個微商,同時幾年間磕下3個學位。
自我增值,各種被需要。
根本沒有時間查崗、生氣啊。
王珂看劉濤喝大酒,也是沒脾氣吧。
他是陪襯好嗎。
前兩日聽姚貝娜的《紅塵劫》,非常感慨她生前所說:千萬不要總是生氣,會得病的。這樣的大實話,可謂字字千斤。
你生什麼氣,讓別人生氣才是本事。
或者生一會兒子氣,然後把事情想明白。
去做。去做。去做。
吃乾醋最沒意思了。
自我答題以來,後台總有人說,就是讓女人忍嘍。
說白了這種人就是不上道。
決定直接離婚的人是不會在後台提問題的。
非讓我們答題的人喊打喊殺嗎?我們又不是黑社會。
男人過日子難道不需要忍嗎?
就女人念叨這一件事,沒有個七八段位的功夫,吃得住勁嗎?
大家都是心字頭上一把刀,
靠忍功走過來的。
還有我那篇寫自律的問答。
居然後台不止一個人問:到底要不要自律啊?
反諷都看不明白是嗎?
就是正話反說——滾去自律啊。
不過我一點不生氣。
照樣寫下這句話:愛的恆久是忍耐。
謝謝。
張欣
顆顆 說
小妮:
你好。
你的問題,我個人覺得無解。
也許你已無法滿足他的情感需要,也許你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忽視了他,等等,有很多種可能。但這是他的選擇,很難左右。
人性是複雜的,若站在道德高度去評判一個人或一件事,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人都是孤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你是,你老公也是,要不然他不會找前女友傾訴。
如果你有前男友,而且前男友也願意聽你訴說的話,你可以在微信上跟他聊聊天,緩解一下自己的情緒,如果沒有,也可以找其他藍顏知己說說心裡話。至於分寸,你會把握。
這不是以牙還牙,而是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說不定,會有另一種理解和釋然。
當然,聊天解壓,只是其中一種方式。最了解自己的人始終是我們自己,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尋找不同的方式。
其實婚姻中的一些缺憾,是它呼吸的縫隙。人無完人,毫無破綻的人生是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一個人有情感潔癖,那麼會走得很辛苦。但若是天性使然的話,也是無可奈何。
祝好
劉顆顆
問答|怎麼跟家庭里自私小氣的人相處?
本文文字原創,插圖由好友陸梅供畫
編輯劉顆顆


TAG:歲月無敵問張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