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阿膠湯醫案349期
今日練習
趙某,女,42歲。
患者心煩,心中燥熱,手足心熱,口苦而干,但不欲飲。小腹發冷,或覺下肢涼,或晨起半身麻木,體乏肢軟,月經量較多,大小便基本正常。
服溫經湯後,反增煩躁,夜寐不安。其人多言善語,精神亢奮。脈細數,舌苔中黃。
處方:__湯。
服藥3劑後,燥熱得安,其餘各症亦有所改善。又服3劑,躁熱亢奮現象已得控制,夜能安寐,從而他症亦消,病人喜不自禁。最後用原方加味善後。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黃連阿膠湯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白虎湯的臨床應用【348期】
上期原醫案
孫某,男,22歲。
患者心煩面赤,頭上汗出,夜寐不實。伴頭目眩暈,耳鳴,口乾欲飲,小便黃。舌質紅絳而少苔,脈細數。
證屬陰虛火旺。當歸10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黃芩6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黃芪12克,牡蠣18克。
三劑後汗止,面赤減,但心煩鬱悶更甚,夜難入眠。
此因歸芪甘溫,汗雖止而心火未清,所以難以入眠,乃變瀉火固表為清心滋陰之法,用黃連阿膠湯治之。
黃連6克,黃芩6克,阿膠10克,白芍10克,雞子黃2枚。
服藥三劑,恬然入睡。(劉渡舟醫案)
按語
黃連阿膠湯是治療少陰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水火失濟之方。少陰包括了手少陰心與足少陰腎。
心主火而位居於上,腎主水而位居於下,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心火要不斷下降以溫腎水,使腎水不寒;腎水亦需不斷上承以濟心火,使心火不亢。
心腎藉助經脈的聯繫與構通,使得上下水火交濟,以維持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狀態。如果少陰腎水虧虛,心火無制而上炎,就會導致心腎不交,水火失濟的病理狀態。
這種病理狀態所產生的最常見的病證就是「心中煩,不得卧」。心煩不得卧寐是說心煩之證為重而並非一般。
其舌脈的特點是:舌質紅絳少苔或光絳無苔,甚則舌尖紅赤起刺狀如楊梅,脈細數或弦數。
黃連阿膠湯中芩、連苦寒以瀉心火;雞子黃,阿膠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腎水;芍藥與芩、連相配,酸苦涌泄以瀉火,與雞子黃,阿膠相配,酸甘化液以滋陰,同時還能斂熱安神以和陰陽。因而全方具有滋陰瀉火,交通心腎之功。
但臨床運用時,一定要注意煎服方法。一是阿膠烊化後兌入湯藥中;二是雞子黃不可與葯同煎,應當等待去滓稍涼時納入湯中,攪令相得服之。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03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各家論述
《註解傷寒論》:陽有餘,以苦除之,黃連、黃芩之苦以除熱;陰不足,以甘補之,雞子黃、阿膠之甘以補血;酸,收也,泄也,芍藥之酸,收陰氣而泄邪熱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黃連味苦入心,性涼解熱,故重用之以解心中發煩,輔以黃芩,恐心中之熱擾及肺也,又肺為腎之上源,清肺亦所以清腎也。
芍藥味兼苦酸,其苦也善降,其酸也善收,能收降浮越之陽,使之下歸其宅,而性涼又能滋陰,兼能利便,故善滋補腎陰,更能引腎中外感之熱自小便出也。
阿膠其性善滋陰,又善潛伏,能直入腎中以生腎水。雞子黃中含有副腎髓質之分泌素,推以同氣相求之理,更能直入腎中以益腎水,腎水充足,自能勝熱逐邪以上鎮心火之妄動,而心中發煩自愈矣。
——END——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王不留行
※徐文兵:魯迅,你憑什麼罵中醫?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合歡皮
※你的一點善舉,有可能改變孩子們的一生!
※白虎湯的臨床應用348期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