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火,有救了!兩味葯把虛火「拽」下來
本文理論依據:《外台秘要方》
列位看官,說起上火這件事,生活中可謂人人都有。有些人特別愛上火,一年到頭上火不斷。
今天在這裡,我們要為你說上一個專門用於降火的法子。當然,這方法不是萬能的。它所針對的,主要是因為上火而導致的急慢性咽喉炎、聲帶炎,以及由此帶來的聲音嘶啞、喉嚨乾燥、乾咳。與此同時,患者四肢發涼,怕冷畏寒,舌淡苔白。
什麼方法呢?閑言少敘,給看官介紹如下——
肉桂10克,杏仁30克,肉桂打成粉,和杏仁泥一起來共研混勻,加入一點蜂蜜,調製成藥丸十餘顆。每天早晚各服用一丸,然後含化。這些量,大約為成人一周的藥量。肉桂如果找不到,就用桂枝來替代。
這辦法源於哪裡?源於《外台秘要方》。此方原名叫做桂心散,由桂心和杏仁兩味葯組成。桂心者,肉桂也。
這兩味葯配伍起來,有什麼作用呢?
先來說說其中的杏仁吧。
話說這杏仁,性味苦溫,有小毒,入肺、大腸經,功在祛痰止咳,平喘,潤腸。《本草綱目》上明確記載可以治療喉痹。所謂喉痹,簡單理解,就是嗓子疼,難受。《外台秘要方》里還記載,說這杏仁可以治療人在中風之後的失語。總之,這杏仁的妙用之一,就是通肺治嗓子。恰如《長沙葯解》所云:「肺主藏氣,降於胸膈而行於經絡,氣逆則胸膈閉阻而生喘咳,藏病而不能降,因以痞塞,經病而不能行,於是腫痛。杏仁疏利開通,破壅降逆,善於開痹而止喘,消腫而潤燥,調理氣分之郁,無以易此」。
接下來說說桂心。桂心,即肉桂,性味辛、甘,大熱,入腎、脾、心、肝經,功在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在《本草綱目》里,李時珍明確提出,肉桂可以治療中風失音。
讀到這裡,有些看官可能會心生疑慮了。這肉桂明明是大補元陽的,具有很強的熱性。上火的人用它,豈不是火上澆油嗎?
其實,這樣的擔心,並非沒有必要。但是,您要記好了,這肉桂入葯治療的,乃是虛火上炎。患者在嗓子不適的同時,還有四肢發涼,怕冷畏寒,舌淡苔白等一派虛寒之象。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說起這虛火,大致有兩層含義。第一,它是指人體陰陽失衡,陰虛而不能制陽,身體沒有陰津的滋潤,導致陽氣相對亢盛。這個時候,就是虛火。還有一層意思,形象一點來理解,就是就是患者本身腎中虛寒,陽氣在裡面無法和諧地跟陰氣生活在一起,於是離家出走。去哪裡?虛陽浮越,到了咽喉處。此時,虛火就來了。這個時候怎麼辦?用熱性葯,改變腎中虛寒的問題,使得陰陽重新平衡。家園得到重建,火就被「拽」了下來。所謂「引火歸元」,大體如此。後一層意思,和桂心散所要治療的患者類型,是相符合的。
如此一來,杏仁和肉桂,一個治標,一個治本。一個入肺,一個入腎。《仁齋直指方》明確指出:「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如此一來,咽喉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不過,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此法治療的,乃是因為腎陽不足、命門火虛衰所致的急慢性咽炎、聲帶炎,癥狀為乾咳、聲音嘶啞、咽喉乾燥疼痛、乾咳少痰。同時,患者有四肢發涼、怕冷、舌淡苔白等特徵。如果拿捏不準,看官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以免和自己的體質相悖。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降血壓?這位國醫大師有一招絕活,很多醫生也不知道!
※膽堵了,全身都堵了!這一招通膽氣,排膽石,名家半生心血
※有種感冒癥狀,醫生也發愁,患者干著急!還好我們有《傷寒論》
※嗓子疼就吃它,曾救朱元璋一命,能治痔瘡出血,還可消除斑點
TAG:健康跟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