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活多久,看看你踮腳的次數就知道了
一直以來,長壽都是我們在追尋的永恆話題。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吃完睡或者睡完吃能夠健康長壽的,在很多長壽的實踐告訴我們,長壽必須有運動的參與,人類初始的時候,就是依靠狩獵來生存,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中醫認為,經常進行適度的鍛煉,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促進大腦細胞的代謝,有利於大腦營養的充分吸收,有利於大腦功能的直接發揮以及神經系統的健康,還有助於情志的調節,緩解情緒的波動。
我們知道血氣對於機體的重要作用,是機體的生命得以繼續的之本,而心臟主要負責氣血輸送的動力所在,氣血充足,思維敏捷,反應快速,耐力持久,老而不衰,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於心肌的發達,使其收縮有了,促進了血液的循環,使得整個心臟的活力和肺部呼吸功能的增強,還有利於臟器自身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臟器的生理功能,增強了機體的免疫進功能,有利於緩解內分泌的平衡,有利於增強生命力。
不要小看每一個小小的運動,運動養生的意思不是說讓每個人每天跑個馬拉松,也不能為了求成一味的追求百米衝刺的快感,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就如踮腳這一動作,也是上天賜予我們人類的懶人的最簡單、最有效的保健方法。
一、踮腳尖可以補助腎氣
樹無根,則枝不繁葉不能茂,人沒有腳,又何從談起日行萬里,腳是穴位和經絡分布最多的地方之一,而腳跟與人體的神經關係非常密切,而踮起腳跟這一小小的動作,可以默默刺激神經穴位,男人過了一定的年齡階段,腎氣就會變得非常的虛弱,腎陽也不會充足。
還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尤其是腳跟還會疼痛,嚴重的時候還會伴有下肢的水腫,而足少陰神經起於足小趾下,斜行於足心湧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終屬腎絡膀胱,所以踮腳跟就可以補助腎氣,以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作用。
二、踮腳尖預防中風
總覺得自己很年輕,中風的事情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很多的醫學數據顯示,在年輕一族中,很多人也有中風的威脅,尤其是男性,工作壓力比較大,經常是拼搏在事業的前線,容易上火發炎,陽氣上浮,所以也就更容易中風。
中風的主要癥狀就是痙攣,不及時醫治可能會出現半身不遂的後果,而腎經和膀胱經都下行歸於足底,所以踮起腳跟有利於促進血液,刺激腦部氣血運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陽下行,有利於預防中風的危險。
三、踮腳尖可治男性小便不暢
男性小便不暢,按西醫來說,是前列腺病,多見於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
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由於膀胱氣化不利所造成的。
刺激腳跟即是治療前列腺病的一個小訣竅。
四、踮腳尖可以防治腰痛
由於風寒濕邪客入膀胱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刺激膀胱經可以開通經氣,通則不痛,因此可以刺激膀胱經的顛腳跟法還可以防治腰痛、頸椎病、後頭痛等。
具體做法:
踮腳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複幾組。速度可自我調節,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初始練**者可以扶著牆,熟練以後就不用藉助外物了。同時用足跟走路可練小腿前側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陽經。腳尖和腳跟交替運動可祛病強身。老年人則應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穩而摔倒。患有較嚴重的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好不做。
坐著踮腳尖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調節。
躺著勾腳尖
卧床休息時,兩腿併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調節。
想要長壽,除了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外,這三個習慣也應該每天堅持:
多聽音樂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認知神經科學家皮特爾·迦納塔博士表示,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焦慮,幫助睡眠、增強記憶,還能促進傷口癒合,降低與壓力有關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從而增強免疫力。每天聽音樂,還可以降低血壓、緩解關節炎疼痛和加速中風後康復,甚至能抑制認知障礙症的病情發展。美國邁阿密大學醫學院庫馬爾教授表示,音樂能喚起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尤其在清晨,選擇快節奏的、愉悅的音樂能讓你維持一天的好心情。
經常笑出聲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心臟病學家麥克爾·米勒博士表示,笑聲能促使人體發生變化,改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因此米勒博士的長壽處方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笑出聲來,並把這快樂傳遞給別人。
舒緩壓力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有辦法舒緩壓力:沖繩人每天會花一點時間思念他們的祖先,伊卡里亞島上的人會小憩片刻,撒丁島上的人則要保證有一小時的散心時間。還有,研究發現,與從來不幫助別人的老人相比,經常幫助朋友、親戚或鄰居的老人明顯感覺更快樂,身體也更健康。


TAG:一日健康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