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外馬拉松賽事中國身影

海外馬拉松賽事中國身影

美國當地時間10月8日,第四十屆芝加哥馬拉松落下帷幕。近1500名來自中國的跑者參與,中國選手參賽人數較2016年增長近3倍,創歷史新高。

事實上,本屆芝加哥馬拉松並非近年來中國選手的參賽人數最多的海外賽事,今年柏林馬拉松中國選手參賽人數近1600人。

隨著近年來國內馬拉松熱的不斷升溫,中國面孔已成為了海外馬拉松賽事不可或缺的元素。奔赴海外跑馬,成為越來越多國內跑者的追求。

中國跑者赴海外猛增

作為世界最著名的六大馬拉松之一,2017年芝加哥馬拉松吸引了來自全球100個國家4.5萬名跑者的參與,參賽人數是芝加哥馬拉松自1977年舉辦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

在本屆芝加哥馬拉松,中國選手參賽規模迅猛增長,達到了1500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2015年至2016年,芝加哥馬拉松中國選手的參賽人數分別為467名和555名。也就是說,中國選手參賽人數較去年增長了近3倍。

中國成為本屆芝加哥馬拉松賽國際選手人數排名第二的國家。據芝加哥馬拉松組委會數據,國際選手人數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墨西哥、中國、加拿大、巴西、英國。墨西哥選手參賽人數為2546名,加拿大為1369名。

當地時間10月8日上午,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余鵬副總領在賽前的新聞發布會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重視健身與體育鍛煉,包括馬拉松長跑在內的體育賽事在中國日益受到歡迎。2016年芝加哥馬拉松共有555名中國參賽選手參加,而今年的中國選手的參賽規模已是近三倍增長的速度,這充分體現了中美雙邊友好交流的發展。

「跑道上有很多的中國人,很多人臉上都貼著國旗,大家還會互相加油,整個氛圍和國內跑馬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在加油的人群里有很多華人面孔,跑過中國城的時候還有舞獅。」參加本屆芝加哥馬拉松的北京跑友陳歡10月12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陳歡介紹,在此次芝加哥馬拉松之行和跑友的交流中他發現,很多跑友一方面是想體驗海外馬拉松的專業度和成熟度完成自己內心的心愿,另一方面是想通過跑馬拉松的機會到國外轉一下,在當地深度旅遊。

同樣吸引了中國跑者踴躍參與的,還有同屬於六大馬拉松的柏林馬拉松。據悉,2017年柏林馬拉松中國參賽選手人數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1591人 。

據柏林馬拉松組委會統計,2016年參賽的中國選手為1300餘名,2015年為700餘名。

「為了這次的比賽準備了很長時間,跑柏林馬拉松是很早就定下的一個目標。感受也非常好,跑完了之後,還帶著家人在歐洲旅遊了幾天。」參加了今年柏林馬拉松的北京跑友胡宏翔表示,「之前有經驗,這次就沒有通過旅行社,自己購買的機票和預定的酒店。」

胡宏翔表示,在和當地人的交流中他被告知,前幾年賽道上的中國面孔還比較少,但在2014年之後明顯感覺到中國選手的人數越來越多。

「國內馬拉松愛好者越來越多,國內的馬拉松賽事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大家肯定會希望能親身到國際頂級馬拉松比賽當中。」 胡宏翔表示。

海外跑馬帶動馬拉松經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中國馬拉松跑友出海參賽的熱潮趨勢在2016年便已經呈現出來。

據攜程旅遊發布《2016全球馬拉松旅遊報告》顯示,2016年通過攜程報名馬拉松參賽、觀賽跟團游自由行線路的遊客同比2015年增長200%以上。在報名全球馬拉松賽事人群中,企業高管、行業精英和辦公室白領成為主力。此外,女性跑者的比例顯著上升,達到42%,而在2015年,這一比例還僅僅只有17%。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旅行社也注意到了中國跑友出海參賽所帶來的商機。

「比如丈夫參賽,可能妻子和孩子也會一起去給他加油,還有可能帶著老人一起去。」北京地區一位旅行社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圍繞海外馬拉松賽事而設計的旅行項目是公司目前推廣的重點,而馬拉松加旅遊的套餐也是受到諮詢最多的項目。

據了解,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地的跑者是國內奔赴海外跑馬的主要群體,而從去年開始,參賽群體從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拓展。

另一方面,海外跑熱潮也為舉辦當地城市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芝加哥馬拉松賽旨在為各種社區慈善事業籌款,據伊州大學香檳城分校區域經濟應用實驗室的報告,賽事每年為芝加哥帶來約2.53億美元的經濟收益。2016年芝加哥馬拉松共為芝加哥市帶來約2.77億美元的收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景網 的精彩文章:

視頻平台坦露「內容戰」緣由 多渠道融資激發資本紛爭
阿里「雙創」峰會聚焦人工智慧 「風池計劃」2.0加力助推創業者
張銳:有限理性乃塞勒經濟學的神來之筆
全球雲計算市場價格戰開打?阿里雲宣布多款產品降價 最高降幅達53%
王小娥:房地產回歸居住屬性與調控政策取向

TAG:全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