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又热了一把,这个雷区真能解禁了?
【本文系超级卡司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超级卡司,作者:然丸子】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小长假中,除了铺天盖地的节日问候和祝福,想必大家的手机还被一部特殊的电视剧刷屏———《小戏骨之红楼梦》。
继去年的《小戏骨之白蛇传》大火后,今年的“红楼”又火了。
准确的说,小戏骨版的《红楼梦》是对87版红楼的翻拍,放在今年恰好是87版红楼开播三十周年,也算是对经典的一种致敬。
无独有偶,几乎与《小戏骨红楼梦》宣传期同样的时间,近两年鲜有作品面世的实力导演胡玫宣布电影版《红楼梦》的拍摄计划正式启动,并且要在全球范围内海选演员,一共三部曲,看样子是要大干一场的节奏。除此之外,就连少儿版电影《红楼梦》都已经开机拍摄了。
要说《红楼梦》题材的影视作品,真是够“极端”,要么一点动静没有,要么就整大动作,在2010年的新版《红楼梦》及同时期的《黛玉传》过后,红楼这个题材几乎没有人去碰,“空窗”了多年,今年突然遍地开花,莫非这部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作品真能走下神坛,像《西游记》一样成为又一个大众IP?
说实话,小编对此并不看好,究其原因,其实存在着许多困难。
87版珠玉在前,经典难以逾越
相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一提起《红楼梦》,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来的一定是欧阳奋强和陈晓旭的宝黛模样,而后来者无论是拍电影还是电视剧,始终绕不开的仍旧是87版红楼,不管拍成什么样子都一定会被拿来与之比较。
87版《红楼梦》真的没有办法超越?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无法超越,虽然它并不是完美无瑕,但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抹不掉的情怀,可以说是达到了封神的境界。
以这样一部经典中的战斗机作为衡量标杆,想必后来者要么望而却步要么压力山大,只要有一点不如老版的地方就一定会被贴上loser的标签,况且是像新版《红楼梦》那样不用比较自己就输得一塌糊涂的作品,导演李少红也因此被拉下神坛,一时间事业陷入低谷,可见触碰这个题材的风险之大。
当然,如果再翻拍这部作品其实也不用想太多,因为不输就是赢,压根不用考虑赶上87版的问题,至多能达到及格线的水准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除了87版确实很用心并且人物场景等高度还原外,关键一点还在于碰上了好时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期,国民生活远没有现在如此丰富,娱乐享受领域可供选择的项目也是少之又少,在电视剧本来就稀缺的状态下,《红楼梦》的出现无疑是为大家填补重要的空缺,再加上每天电视台轰炸式的滚动播放,受众之广不在话下。况且那时候的人们不像现在被这么多花花绿绿乌七八糟的事物“荼毒”过,想法较单纯,对于经典名著也还保留着一份崇敬和向往,电视剧自然会受到大力的追捧。可以说,87版的成功是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因素。
所以呢,后来者只能自求多福了,差一点都可能让人觉得不对味,不过,就算是用料齐全、竭尽心力,你也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不要妄想去和“初恋”争高低。
演员要求高,选角众口难调
《红楼梦》选角难度非常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除了出场人物众多、各具特色外,想找到与书中人物相貌气质相符的演员也是非常困难。
像黛玉,既要美又要仙还要病弱惹人怜,同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才华与文艺气息也缺一不可;像宝玉,作为一个男性,要漂亮有脂粉气还不能娘,要圆润些还必须得帅,而且这年头用女演员反串观众肯定不买账了;再像宝钗,只一个“面若银盆”……小编我默默看了下满屏的锥子脸……更不用说品格端方的大家闺秀气质了。
纵观整部书的人物,差不多各个都像画里走出的,但要说他们有很严格的标准,其实也不是,毕竟文字是死的,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不过“可惜”的是,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87版电视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剧算是把观众的想象空间砍掉了绝大部分,因为自从有了这部作品,在大多数观众的心中,剧里的演员就是为书中角色而生的,而书中的人物就是应该长成电视剧里那样。
《小戏骨之红楼梦》为何能如此广受好评,除了大家对小演员要求略低外,剧中所有的人物场景几乎都是照着87版原原本本扒下来的,不仅场景对话以及服饰神还原,就连角色说话的语气神态都是跟老版一模一样。这部作品既有了儿童演员重新演绎的新颖又保留了此前的情怀,观众看了自然会眼前一亮。
但如果是正儿八经拍一部成人的影视作品,或许就不会像小戏骨的这么走运了。假如选角像老版,观众肯定会嫌你没有新意只会复制粘贴,假如选角跟老版差很远,观众又会嫌你做得不符合人设、不是那个味道,所以,众口难调的选角始终是个头疼问题。
题材内容所限,二次创作空间小
从改编影视作品层面来看,《红楼梦》绝对是个雷区。拿四大名著来说,里面改编难度最大的是《红楼梦》,同时最不适合改编的也是《红楼梦》。
十年前愤然辞去新版《红楼梦》导演一职,十年后又立志拍摄电影《红楼梦》三部曲,可以看得出这本书对于胡玫的意义之大,也可以看出这一次她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甚至表示拍了这部作品就圆了自己一生的梦。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这的确是一场败率很大的赌博,就连胡玫本人也小心翼翼地表示,目前只拍第一部,如果有问题就停下来,只一部就此罢手。
毕竟电影需要市场更需要票房,尤其在当下,这一趋势越来越显著。《红楼梦》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把它放到大银幕上,究竟会不会被观众买账。
首先,它本身的故事内容决定了电影很难商业化,这一点与另外三兄弟相比尤为明显。《西游记》里变变变,《三国演义》里打打打,《水浒传》里杀杀杀,无论是哪一部都可以拍成热血激荡的商业大片,若再加上众多明星的加盟与3D特效,就更是一部适应当下电影市场的作品,排片与票房都不用担心。
反观《红楼梦》,相比之下更像是一部文艺片,整体绵长趋于平静,虽然里面有着许多的情感纠葛与明争暗斗,但这些都较为隐晦,暗里波涛汹涌表面却波澜不惊,很难将它以一种明朗的节奏展现出来,同时另一方面,估计没有哪个当红明星有胆量去接这样一部作品。
其次,《红楼梦》的格局实在是太庞大了,涉及到的方面甚是复杂繁多,又极其隐晦深刻,每一情节及人物都是环环相扣、无法孤立存在,如此一项大工程很难将它塞进篇幅有限的电影中去,即便是分成三部拍也让人心里没底。
如果想有舍有得,那就要把侧重点单独放在一个方面,但这样并不好,无论是聚焦到其中的宅斗还是爱情,单独拆开都会让故事变得很浅显,失去原著的深度。如果要单独拿出其中某几个章节来拍,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它的故事很难自成单元,整体情节没有太大戏剧冲突,小姐与公子们的日常生活实在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一定要所有连在一起才好看。反观另外三部名著,则有许多单元都可以拿出来单独拍,丝毫不会失去原著的精彩。
除此之外,《红楼梦》的深刻与隐晦也让它成为了众人心中的“白月光”,具有一定的神圣色彩,容不得瞎改、容不得演绎更容不得恶搞,再度创作的空间十分狭小。也难怪西游题材的作品每年都能扎堆出现,天马行空的魔幻主义色彩让它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如果《红楼梦》一定要拍,那还是电视剧更合适,不过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非常大,风险同样也非常大,毕竟是有前车之鉴的。
《红楼梦》确实是个大“雷区”,只要你胆大,进来随便炸,但风险有多少,心里还是得有点数。
对于接下来的电影《红楼梦》以及之后可能还会出现的影视作品,小编仍旧报以最大的祝福,毕竟我们需要经典需要好作品,希望刚刚说的这些最后都能被无情打脸。
聚焦影视热点,发现潜力好剧,深度解析各类影视数据,定期推送台前幕后专业访谈。超级卡司,一个值得关注的业内垂直媒体!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超级卡司微信号(supcast)!


TAG:超级卡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