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人喝酒养身养心,而现代人却认为喝酒伤身?
在中国传统的酒文化里,古人常把饮酒当成一种仪式,而到了现代,饮酒则成为一种交际的手段。
古人喝酒之所以既养身又养心,就是因为回归了酒能养生的本原。而现代人认为喝酒伤身,那是因为酒作为一种实现功利的工具而存在,它本真的东西已不复存在。
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只要把量控制到恰到好处,对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古人把饮酒视为一种养身之道,“勿强饮”,“勿混饮”,“勿空腹饮”。而且,即使多喝酒,也要把持住自己,保证自己不失言、不失态。
古人注重饮酒礼仪,把饮酒作为一种仪式。古人饮酒优雅而缓慢,具有很高的生活情趣,他们在饮酒中秉诗作赋,交朋识友。现代人喝酒,是拿自己的肉体去和酒精搏斗,古人饮酒赋诗则是人与人灵魂的交融,以及识别“我”与“世界”的关系。
古人的酒文化,绝对是“养身又养心”的,虽然现在很多仪式之类的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但其中的道理,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忍能养福,慈能养心,宽能聚气
※三七粉配上西洋参可“养心”
※张岱年:修身与养心
※吃亏养德,忍耐养心!
※三伏天心脏负担重,这些养心食物不要错过!
TAG: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