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回顾诺奖史:诺奖圈子中的中国色彩

回顾诺奖史:诺奖圈子中的中国色彩

备受关注的2017年诺贝尔奖已公布了获奖名单,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士的九名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三大科学奖,和平奖颁给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组织,而文学奖授予了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可以看出从诺贝尔奖开始颁奖至今,美英两国的获奖者占了多数,而来自亚洲的获奖者则较少,能够摘得诺奖的华人更是凤毛麟角。截至2015年屠呦呦获奖,在漫长的诺贝尔奖发展史中,共有11位华人获过奖,还有两位中国作家遗憾地与诺奖失之交臂。

诺贝尔奖章

诺贝尔奖颁奖现场

诺贝尔奖似乎更青睐研究物理的华人科学家们。在11位华人获奖者中,就有6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首先摘得荣誉的是李政道和杨振宁。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时年31岁,杨振宁时年35岁,可以说是年纪轻轻却大有作为了。

李政道

杨振宁

1976年,美籍华人丁肇中因在发现一种新型的重的基本粒子中作出了先驱性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1997年,美籍华人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1998年,诺奖名单中仍然出现了华人身影,那就是崔琦。崔琦因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2009年,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与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6岁。

除此之外,李远哲曾在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高行健在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同年加入法国国籍,时年52岁。钱永健,美国华裔化学家,在2008年以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获奖。最近一位获得过三大科学奖之一的中国人是屠呦呦,她在2015年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时年85岁。

屠呦呦

摘得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第一人是莫言。2012年10月11日,当委员会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引发了广泛讨论。莫言的获奖原因为“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莫言

其实,早在莫言获奖之前,就有两位中国作家曾和诺奖擦身而过。1968年,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中,秘密投票的第一名是老舍。然而当时老舍已经去世,奖项遂颁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1987年和1988年的文学奖评审中,沈从文均有入选,且有很大的获奖可能性。令人叹惋的是,沈从文在1988年5月10日去世,与诺奖失之交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丰探索 的精彩文章:

第一个中国地区古人的基因组数据完成
我们都小看了这种动物,保护地球环境它们才是一把手

TAG:三丰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