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子昆: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高级指挥员

周子昆: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高级指挥员

在南昌起义群英谱中有一个响亮的的名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前身为叶挺独立团)第二营营长周子昆。

周子昆年轻时加入广州国民政府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铁甲车队并入叶挺独立团,周子昆在该团第二营任排长。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北伐先遣队,自粤北北上,转战湘、鄂、豫等省。周子昆随部参加攻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先后擢升为连长、营长。

信念坚定

1927年10月初,南昌起义军主力在汕头、普宁一带被敌重兵打散,留守后方基地大埔三河坝的第二十五师等部在第九军副军长朱德指挥下与强敌血战三昼夜,伤亡惨重,仅剩1500人,被迫向粤、闽、赣边山区转移。这时,部队疲惫不堪,弹尽粮绝,伤病员日益增多,失败情绪的乌云笼罩着部队,不少人不辞而别,一些师团干部也黯然出走,部队濒临溃散。

1927年10月23日晚,朱德和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陈毅在赣南安远县天心圩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朱德语重心长地说:大革命是失败了,南昌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想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当时,周子昆左臂受伤,完全可以以治伤为由离队。但他坚信寒冬过后绽春蕾,中国的十月革命不久就会来临,坚定地说:“我们二营全体指战员愿跟朱军长战斗到底,革命不成功,决不回家!”在起义幸存部队中,二营建制比较完整,人数也较多,周子昆的表态对稳定军心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著名进步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所写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对此事作了这样的记述:南昌起义军失败后,“朱将军未能说服失败者,他们还在进行涣散军心的游说;不过朱德得到多数青年军官的支持,这些人在其后二十年里创造中国的历史,其中有林彪、陈毅、周子昆和王尔琢”。

红军骁将

1928年初,周子昆参加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随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历任红四军教导队副队长、红六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红三军参谋长、军长、红五军团参谋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福建军区总指挥、独立二十二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

周子昆按照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不和敌人死打硬拼,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1928年6月中旬,毛泽东看了二十二师的《战斗详报》,亲临该师驻地会昌县李官山,勉励部队,并同该师营以上干部座谈,共同总结经验教训。不久,毛泽东挥笔赋词《清平乐·会昌》。词中的“风景这边独好”,就是对周子昆部所在的赣南苏区的高度赞赏。

有勇有谋

1934年10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二十二师编入红九军团,担任中共中央军委纵队的左翼掩护任务。中旬,红军进入粤赣边界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遭到敌军的截击。周子昆奉命率六十四团迎战,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冲锋,使敌军难越雷池一步。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赞扬说:“二十二师完成任务很好,特别是六十四团打得勇敢,打得坚决,保证了中央、军委纵队的安全。”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部队进行整编,周子昆先后担任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科长、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局)局长,随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的左路军行动。

1936年9月中旬,中共西北局在甘肃岷州举行会议。会议否决了张国焘的西进主张,决定红四方面军继续北上和红一方面军会合。会后,张国焘公然推翻这一决议,坚持部队渡过黄河西进。朱德总司令和周子昆等坚持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耐心地对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做说服工作。

由于朱德、周子昆等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抵制,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10月上旬,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后来,朱德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周子昆原则性强,刚柔并济,有勇有谋,是个难得的将才。”

英灵永存

1937年12月,周子昆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协助叶挺、项英组建新四军,并参与组织部队向苏南、皖中、皖东敌后挺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8月兼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总队长。他治军严格,重视司令部建设与部队的教育和训练,亲自编写教材和授课,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周子昆在泾县茂林蜜蜂洞被叛徒杀害。1955年6月,周子昆遗骸移葬于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国老区建设 的精彩文章:

TAG:中国老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