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藏著個熊家長
我女兒現在一歲半了,很聰明,模仿能力特彆強。婆婆掃地時她也會拿著掃把幫著打掃,我化妝時她便拿著小刷子在自己小臉上有模有樣的畫著,甚至能學著大人唉聲嘆氣。我不禁驚訝道,這麼小的孩子,就能從大人身上學到這麼多!與此同時也讓我意識到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自覺得便會引導她做些我以為小孩子應該學到的禮貌和規矩。
熊孩子
前兩天我帶寶寶在院子里玩,寶寶不小心摔倒在地,她爬起來之後沖著地上踩了兩腳並喊著「打、打」,因為奶奶每次都是這樣幫她打磕到她的桌子和絆倒她的椅子的。孩子雖然單純,但感知能力遠比大人以為的要敏銳,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說實話,很怕自己的小孩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熊孩子
錢江晚報上之前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外籍劉先生乘坐高鐵,對面坐著三個家庭,每家幾乎都有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大人們聊得熱火朝天,孩子有了玩伴,也興奮地在車廂走廊里跑來跑去。正是午後睏倦的時候,周圍的乘客有一大半被吵醒,劉先生開始和那些家長們理論,希望他們能夠管一下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位父親撇撇嘴:「他們還是小孩,你管什麼管。」見與大人溝通無果,劉先生轉而斥責孩子,警告他們不能在高鐵上嬉戲打鬧。結果原本一直對男乘客視而不見的母親,見到這一幕,二話不說衝上前,啪啪就是兩巴掌揮過來。
我想這「兩巴掌」一定會在多年以後,以某種形式還在這些熊孩子身上!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樣……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並不是有多少存款多少房產多少物質享受,而是教會他們的立足於社會的教養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小孩子的性格,會在他剛剛開始認識和接觸世界的短短數年間成型。這數年裡,家長的言傳身教顯得尤為重要。
背後的熊家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是非對錯善惡觀念,做錯事不怕,勇於承認並改正就是好的。我們有義務讓孩子是有責任感的,懂得感恩的。而「他還是個孩子」「他還小不懂事」這些家長脫口而出的辯解,不只是說給陌生人聽的,更是說給孩子聽的。這些不負責任的託辭,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強化著這樣一個印象:孩子你沒錯。而周圍人的容忍,則又進一步強化這個信號:你的行為,不會帶來任何的後果。
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每一個孩子都像潔白無瑕的天使一樣,可愛,純潔,童真,一塵不染。正可謂,人之初,性本善。熊孩子的背後,必定有著熊家長,還有家庭教育的缺失!


※幸福是什麼?今天的你,幸福嗎?
※《笑話集錦》第二集
※林海中的山城——黃龍無量山居
※秀美龍城——黃龍山
※博物館的「愛心志願者」
TAG:龍媒文化傳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