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兩千萬,極速真八核」,OPPO騙人的把戲還能走多遠?
「前後兩千萬」,跟「極速真八核」有異曲同工之妙。含糊其辭,欲蓋彌彰,是ov一概的玩法。
先放結論——像素數目不是成像素質的全部,像素數目越高越好這一點沒有良好的光照條件作保證是不成立的,帶有極大的誤導性。不增加感測器面積的情況下增加像素數目都是耍流氓。
同樣面積的感測器,像素數目越少,意味著單個像素點的面積越大,接受光子轉換為電信號的能力越強,信噪比越高。同樣地,同樣像素數目的感測器尺寸越大,單個像素麵積也越大,信噪比越高,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就是同時代半幅感測器的寬容度和高感性能一直拼不過全畫幅感測器的原因所在。一句話,底大一級壓死人。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尼康D700以及其直接競爭產品佳能EOS 5D Mark II。兩款相機的感測器均為全畫幅尺寸,前者的有效像素數目只有1210萬(注意哦,全畫幅尺寸的1210萬),後者為2110萬。前者依靠大像素所具有的強勁感光性能,寬容度和高感成像素質出類拔萃,在時常需要面對大光比和暗光場景的風光攝影領域,D700好評如潮。而後者雖然依靠2110萬像素在細節上有一定的的優勢,但寬容度和高感畫質比前者還是差了一截。因為都是全畫幅感測器,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實際上這兩款相機賣得都很好。
這樣就很矛盾了——在小尺寸感測器感光性能還沒取得突破性進步的情況下,想提高圖像的解析度,就要增加像素數目,寬容度和高感則不得不放棄,反之亦然。想兩者兼得?不存在的,除非不理會體積的限制強上大尺寸的感測器。
日韓廠商比較老實,松下CM1強上1英寸的感測器,但是體積好像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三星也有類似的產品。此時的手機看上去更像一台卡片機。
索尼則劍走偏鋒,既然手機有體積限制,那我就搞個帶獨立感測器的外掛鏡頭——
就是這貨,索尼QX1。通過WiFi與手機連接進行控制,搭載貨真價實的APS-C畫幅感測器,還能更換其他鏡頭,整個一沒有屏幕的微單,就問你怕不怕!(誠心稱念索法好,索尼大法把你保)
對於大部分廠商,像素數目和感光性能之間的矛盾沒法完美調和,在一小部分廠商(HTC和魅族等等)踩了坑當了烈士之後,大家在像素數目和感光性能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1200萬。但即便如此,以攝影師的角度來看,手機所採用的小尺寸感測器無論是像素數目、寬容度還是高感表現,都還是不夠看的。oppo可不管這些。可以說,oppo的很大一部分客戶都是小白,對於成像這一塊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像素數目越高越好,就像八核比四核好一樣。oppo的精明之處就在這裡,一俊遮百丑,只要無限放大像素數目高這一優點,寬容度和高感成像素質方面的弱勢就能被掩蓋下去。至於攻克機身尺寸的限制和光學結構的限制上更大面積的感測器,oppo不會覺得這是它自己的責任。R9s推出時曾經大力宣傳過其採用的IMX398感測器(謝謝評論區同學的提醒)及其相對良好的弱光環境下的表現,到了R11除了雙攝和「前後兩千萬」,對於感測器的其他參數隻字不提,看來oppo也並不是心裡一點逼數都沒有。
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是有效的——消費者只認得像素數目,像素數目越高畫質越好的觀念根深蒂固。高感什麼的,他們是不care的。oppo也不會告訴自己的用戶,強上小尺寸高像素感測器是會產生大量噪點、無法從容面對大光比場景、而且會增加糊片幾率的。那些對相機了解的消費者,也不見得會有幾個是沖著oppo的拍照去買他家的產品的,除非是石樂志了。
更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在v家。剛剛發布沒多久的X20,所採用的感測器有效像素是1200萬,只是因為在硬體層面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在vivo的宣傳文案中搖身一變成了2400萬。誰能告訴我,vivo這是想幹嘛?(這是一道送分題)
ov這麼玩也無可厚非,畢竟商人都是逐利的,不過是吃相比較噁心罷了。
又比如魅族
MX4 後置像素2070W
MX4Pro 後置像素2070W
MX5 後置像素2070W
Pro5 後置像素2116W
Pro6後置像素2116W
以上機型的拍照做個總結,就是白天一條龍,晚上一條蟲。
高像素相機還特占空間,一張照片六七兆。夜
結果
像素越高的相機越難調教
Pro6S換成1200W像素的imx386加四軸光學防抖後,DxO評分85,幾乎是最強的國產單攝機。
魅族從14年開始就證明高像素的路子是走不通的,1200W加四軸防抖即可秒殺。
高像素晚上單個像素的進光量感人,除非四個像素合一塊,2000W當500W用,亮度上才會好一點點,大多用在自拍攝像頭上,如Pro7,魅藍note6,小米note3,R9S之類的。
高像素唯一的作用就是宣傳作用,恰好OV的目標用戶都是不深入了解手機的小白,所以,這招很管用。拍照到底好不好,無所謂,反正朋友圈和QQ空間都會壓圖。


※蘋果手機已經不行了?就算喬布斯轉世也只能做成今天這個樣子!
※快看看吧!這兩大手機品牌壟斷全球市場,售後服務遠超同行
※被稱為優質國產手機代表的小米,難道到現在還沒有一款高端機嗎?
TAG:酷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