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于小彤蔣夢婕演毀了的《紅樓夢》,被10歲的小戲骨們超越了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作為經典IP作品,經常被用來進行影視改編並多次翻拍。最近,有一群小朋友就對這個經典作品進行重新演繹,縮小版的《紅樓夢》也獲得了大家的一眾好評。
不管是小朋友還是成人演員的演繹,每一版紅樓夢都有他們自己的意義和影響,這就讓小喵為大家來一一道來!
最經典:1987年央視版《紅樓夢》
今年是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曾經央視的這一版電視劇《紅樓夢》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在那個中國電視劇剛剛起步的年代,87版《紅樓夢》的出現不僅不可複製,也無法超越,
不管是香港TVB還是多年前的中國戲曲舞台、大熒幕都曾經對《紅樓夢》進行過改編,但87版極高地還原了原著本來的意境和內涵,也是拍攝耗時最久的電視劇。
為了做到還原,劇組安排了一個神級顧問團隊,其中還包括沈從文、王蒙、曹禺等文學大家,還有許多歷史文學領域的學者對原著中的服飾、民俗、語言甚至是大結局都進行了嚴謹的考證,尤其是結局,沒有遵循120回通行本的結局,而是採用了考證拍的研究結果,這是不管什麼樣的文學翻拍都絕對做不到的膽魄。
除了製作班底足夠用心以外,也離不開演員的努力和演技。87版的演員們都是經過仔細挑選參與拍攝,也都接受了為期3年的培訓,拍攝期又長達三年。歐陽奮強飾演的賈寶玉、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張莉飾演的薛寶釵……這些演員們雖然沒有在此後的演藝生涯中做到大紅大紫,但他們的形象也永遠地被保存在了《紅樓夢》里。
即使時隔30年,87版《紅樓夢》現在看起來依然不顯得過時,反而更為貼近《紅樓夢》原著所述。
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湘雲醉眠,每一個經典場景都讓人十足醉心。配樂、旁白、服裝、場景,所有的一切搭配到一起,只會讓你沉醉在那樣一個夢境里。
這樣的經典之作,都源自於那個年代對文學作品的敬畏之心以及精緻影視創作的追求。
最微觀:2017年小戲骨版《紅樓夢》
如果說87版是不可超越的經典《紅樓夢》,那麼小戲骨們的版本就是從微觀角度複製87版《紅樓夢》。
《小戲骨紅樓夢》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主要情節,剔除了原著中的愛情線,講述了賈府由盛到衰的過程。
而在原著中,黛玉在母親去世那年進的賈府,才6歲;到了寶釵進賈府時,黛玉11歲,寶玉12歲,寶釵14歲,王熙鳳也就20歲左右,和小戲骨們的平均年齡基本相符。適齡的演員配上恰好的演技,就湊成了讓人十足驚艷的mini版《紅樓夢》。
《小戲骨紅樓夢》的成功之處主要在小演員們的演技實在驚人:12歲的薛寶釵和87版極度神似,端莊大氣,溫潤風雅,小小年紀就能把「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這一點演出了出來。
小黛玉在梨花帶雨之下也保持了文弱和空靈的神韻,雖然哭戲很多,還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管是偷偷打量他人的神情,微微抬頭的察言觀色,還有淚眼盈盈的時刻,都十分的驚艷。
最令人感嘆的是飾演了王熙鳳的小演員,明明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在寶玉挨打的地方邊哭邊說台詞的時候演出了50歲人的情感,對兒子那種滿滿的心痛隨眼淚和呼喊漸漸溢出。
小小年紀,便能將戲中複雜的感情通過表演來表達出來,雖然可能他們還不能理解《紅樓夢》台詞間的內涵和意義,但是這樣的嘗試已足夠吊打當今市場眾多連戲都演不好的小鮮肉們。
最顛覆:2010年新版《紅樓夢》
李少紅導演的新版《紅樓夢》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一版電視劇。紅學者認為它只是一部廣播劇,和87版不能相提並論,但在美學理念上,李少紅更多了一些新的嘗試。
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在新版《紅樓夢》里參演的演員門在此後的演藝事業上都有所上升,甚至有部分也走到了一線的位置:飾演林黛玉的蔣夢婕、林妙可,飾演賈寶玉于小彤、楊洋;飾演薛寶釵的白冰、李沁,還有飾演王熙鳳的姚笛等。
為了拍攝新版《紅樓夢》,李少紅還特別舉行了「紅樓夢中人」的選秀比賽,才選出了這些新人們。
畢竟都是新人,在演技這件事情上都未曾有自己的見解,就要對《紅樓夢》的台詞和人物有所演繹,讓觀眾覺得全體人員都沒理解《紅樓夢》是什麼的情況下,就拿著劇本照本宣科地拍起來了。編劇導演服裝造型就按照粗淺的字面意思來理解《紅樓夢》,尤其是戲份特別重要的小演員大部分就是生硬地背台詞,讓人覺得彆扭至極。
三版不同時代的《紅樓夢》,都有各自的影響和意義,並不能在同一水平線上爭個高下。而其中小戲骨的出演,更是證明了演藝圈裡小朋友也有重塑經典的可能性。
對於經典名著的影視化改編,遵從原著思想是基礎,但如果能通過演技和服化道的處理讓名著煥發新生,讓文字具象起來,這才是IP改編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