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黃芪是補什麼的

黃芪是補什麼的

黃芪是補什麼的

1、黃芪是補什麼的

黃芪生用能生肌,炙則又能補中氣。黃芪甘溫味微甜,利水排膿醫下陷。生用走表炙走里,氣虛不固自盜汗。

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

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生血生肌,排膿內托,瘡癰聖葯。

黃芪能補脾肺之氣,為補氣要葯,且有升舉陽氣的作用,用於治慢性虛弱,內傷勞倦,消瘦瀉痢,食慾減退。

黃芪能固表,用於治表虛自汗,內熱盜汗。

黃芪有補氣功效,可治病後氣虛體弱、四肢無力或肺脾氣虛,用於治氣虛者,癰瘡久不愈,長久不潰破,潰後久不愈。

黃芪有補氣利尿退腫功效,故適用於氣虛失運、水濕停聚引起的肢體面目浮腫、小便不利之證,用於治急慢性腎炎,水腫,消渴證(糖尿病)。

黃芪是補什麼的

2、 什麼人適合吃黃芪

黃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麼是「益氣」呢?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宮下墜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上述癥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當然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黃芪茶最主要的保健作用是「益氣固表」,還可以「利水」。在中醫里,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總覺得乏力,往往就是「氣虛」的一種表現,貧血就是常說的「氣血不足」。而黃芪茶能補中益氣,所以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的患者,都可以用黃芪茶來補足氣血,改善不良癥狀。

3、黃芪泡水什麼時候喝好

黃芪泡水喝沒有特別的時間限制,但是建議臨睡前不要喝。早上吃完早餐後,喝一杯黃芪茶飲愉快的開啟新的一天也是極好的。在泡水之前,最好將黃芪浸泡15-20分鐘,之後再煎煮或者直接用熱水泡,沒時間的話用熱水泡比較合適,平時有空最好煎煮一下較好。

黃芪是補什麼的

黃芪與北芪有什麼不同

北芪是黃芪的一種,是生長在北方的黃芪。也有南芪,南芪效力與北芪相仿,但沒有它溫熱,十分適合南方補益之用。

而黃芪是正名,北芪是冠以產地名的稱謂。中藥以產地、形狀冠名的有很多,比如川連、雞爪連都是黃連,因其產於四川、形似雞爪而得名。黃芪的別稱還很多,比如北芪、錦芪(金井玉欄)、綿芪、二皮、炙芪、紅芪等等不一而足。

南方人管北方生產的黃芪統稱為「北芪」,不過「北芪」和「正北芪」可不是同一個東西。正北芪只有山西渾源才能長出來,所含皂苷含量是其他黃芪的幾倍,而且還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一般保健或者治療中使用的黃芪指的都是生黃芪,也就是黃芪晒乾以後的切片。炙黃芪是用蜂蜜炮製而成,醫生常常給「中氣不足,臟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一般黃芪普通人吃吃還可以,如果是老年人或者體虛的人吃了幾乎沒什麼作用。但是正北芪的功效卻非常好,特別是中老年人吃了效果非常明顯。

黃芪是補什麼的

黃芪怎麼做葯膳

砂仁黃芪豬肚

用料: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

製法:豬肚洗凈,將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消食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於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功效:砂仁能行氣和胃,醒脾,用於胃呆食滯。臨床服用砂仁適量具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

豬肚能健脾胃、補虛損。

當歸黃芪烏雞湯

用料:烏雞肉250克、當歸5克、炙黃芪25克。

製法:烏雞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

功效:氣血雙補,固腎調精。適用於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症見經期不準,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

注意:黃芪應選用炙黃芪也叫熟黃芪,當歸應選擇甜當歸,使用當歸頭和當歸尾最好。黃芪當歸比例為5:1,如果比例錯誤,燉出來的湯苦澀難喝。

黃芪紅棗茶

用料:黃芪、紅棗

製法:紅棗用溫水泡發洗凈後,去核(不去核會有些燥熱,如果體質比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黃芪和紅棗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正常煎中藥都需要把藥材泡20-30分鐘,以便於藥性的析出);點火,煮滾了以後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不要用電磁爐,要用明火)

功效:補氣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之道網 的精彩文章:

喝燙水的危害

TAG:養生之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