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講座回顧 | 如何利用設計為企業賦能?——消費升級背景下的設計變現

講座回顧 | 如何利用設計為企業賦能?——消費升級背景下的設計變現

2017年10月10日下午2:30,設計癖CEO李艷波先生受邀做客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讀書會,舉辦《如何利用設計為企業賦能?——消費升級背景下的設計變現》專題講座,《裝飾》雜誌編輯趙毅平主持本次活動,藝術史論系主任陳岸瑛出席,來自校內外的多位師生前來聆聽交流。










李艷波先生是新媒體設計癖和36氪的發起創始人,信奉實用主義的利他主義者,致力於幫助創業者把夢想變現。2010年他在移動互聯網興起的背景下創辦了科技新媒體「36氪」,積極推動互聯網創業,目前,36氪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創業新媒體。2012年在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他又創辦設計新媒體「設計癖」,致力於傳播全球優秀設計。在本場講座中,李艷波先生就當下中國進入消費升級時代後,品牌企業如何迎接機遇和挑戰?消費者如何提升生活品質與品味?設計如何走入真實世界,為企業賦能,最終讓設計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分享了自己多年來思考與實踐的真知灼見。




李艷波先生指出,當下中國逐漸步入的消費升級時代,是一個中產階級大規模興起的時期,對中產階級消費者而言,飲食、服裝、汽車、房產等都是一種回歸人性的身份認同與社會標籤,這也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關於從物質到精神的漸進變化過程。在這樣的消費升級大潮之下,不論是製造業轉型升級,還是互聯網經濟的勢不可擋、人工智慧的興起,亦或是娛樂至死精神的大行其道與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嚴峻壓力,無疑都是各行各業正在面臨的巨大機遇與嚴酷挑戰。這尤其需要承載社會身份屬性的企業品牌通過優質設計,改進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使產品更具賣相,實現「賣得更好、賣得更多、賣得更響」的階段性目標,從而提升品牌形象,讓品牌價值更加深入人心。



而在設計變現的三部曲之中,未來的設計行業可以通過利用設計換設計費的初級階段,逐漸過渡至利用設計換股權、利用設計換傭金,從而提升設計行業與品牌企業雙方的信任度。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則可以藉助設計完成消費決策,促進產品銷量。因此可見,當下中國的消費升級與產業調整,為設計行業和設計師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才華展示舞台,我們應當對未來設計行業改善人民生活,提升百姓幸福的美好前景抱以樂觀的期待。




在介紹了自己對於設計如何能為企業賦能的具體思考之後,李艷波先生還結合讀書會的背景,為在場聽眾開出了他認為值得設計行業從業者閱讀的相關書單,並逐一對這些書目的內容進行了個人點評(見微信附後)。





提問環節中,在場師生還就未來新媒體行業的發展走向、設計與新媒體的結合與推廣、設計專業學生如何精準獲得行業認可與扶持等問題,與李艷波先生進行了深入探討。下午5:00,本次講座在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中圓滿結束。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聆聽李艷波先生細緻全面的專題講解,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了當前國內消費升級背景下設計行業的廣闊前景,明確了未來設計實踐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緊密聯繫,為個人的設計學習與實踐注入了新的動力。




附:李艷波先生所列書單與個人點評

1 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道法術器勢。


2 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像聽故事一樣快速了解西方哲學簡史。


3 拿破崙·希爾《思考致富》:好喝的雞湯。


4 凱文·凱利《失控》、《科技想要什麼》、《必然》:科技哲學集大成者。


5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鵝》、《反脆弱》、《隨機漫步的傻瓜》:如何應對未知的未知?

6 丹尼爾·戈爾曼《情商》系列共 5 本:情商遠比智商更重要。


7 安德斯·艾利克森等《刻意練習》;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異類》:成功主要靠努力,還是運氣?


8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換個視角看人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

讀書會致力於學術交流與理論探討,加強各院校間藝術學科的學術聯繫。目前正陸續邀請業內相關專業的著名學者、藝術家前來清華開講,從而為有志於藝術史研習的同道學友在梳理學術史研究現狀,深化學科認知體系,啟發未來學術研究走向等方面有所助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什麼叫野生設計?看完這10個終於懂了
3萬,5萬,15萬,甚至45萬,定製版iPhone為什麼這麼貴?
佳簡幾何、十八紙、pidan三家公司正在招人
不會演戲的設計師不是好演員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