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將之首白起一生到底殺了多少人?
白起(?—前258),也叫公孫起,羋姓,白氏,名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郿縣(今陝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號稱「人屠」的白起究竟殺了多少人?
姓名:白起
別名:公孫起、人屠
國籍:大秦
出生地:郿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日期:前257
職業:軍事家、統帥
主要成就:趙楚懾服、不敢攻秦、使秦業帝
代表作品:《陣圖》、《神妙行軍法》
封爵:武安君
地位: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主要戰績:
伊闕之戰:採取先弱後強、避實擊虛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因功晉陞國尉。攻楚三次:三十六年,領兵入楚,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受封武安君。
四十二年,趙、魏聯軍攻韓國華陽,白起率軍救韓,大敗聯軍,斬魏軍(華陽)13萬人,淹死趙軍2萬餘人。攻取韓(於陘城斬首5萬)、魏、趙、楚等國70餘城。
長平之戰:五十五年,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坑殺趙俘40多萬人。
白起一生共殲滅六國軍隊約165萬!後為相國范雎所妒忌,於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殺。
雖然無論是從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來說,趙國都要稍遜於秦國,但是這場戰爭,趙國也並不是必敗無疑的。兩方實力在那兒擺著,如果正面迎戰一定不是其對手的話,就應該從其它方面著手想辦法。趙國的主將原本是大將廉頗,他將這一問題想得非常透徹,於是決定不要貿然進攻,而是採取了拖延時間的方法。廉頗率軍固守不出,想要等拖得秦軍士氣低迷、攻勢受挫時再出擊。但是這樣的戰術,世人終究無法看到它得出結果的那一天了。
秦國深知自己軍隊的弱點,遂派遣人員進入趙國實施反間計。昏庸的趙孝成王中計,解除了廉頗的職位,換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這也註定了趙軍的敗局。這場長平之戰的最終結果是趙軍大敗,前後死傷約45萬人。秦軍雖然勝利,但是也有著不小的傷亡。總之,這場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爭可謂是異常慘烈。
長平之戰開始時,秦軍的將領其實是王齕,而趙國的主將是廉頗。兩人對戰時,雖趙軍接連失利,但由於有廉頗鎮守,兩軍還是處於僵持狀態的。後來,秦國派人進入趙國實施反間計,趙王中計,將廉頗撤下,換上了趙括為主將。與此同時,秦軍也在秘密地調動白起為主將。之後的長平之戰,交戰雙方實際上都已更換了主將。白起、廉頗雖然都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將,但兩人在長平之戰中卻並沒有正面交鋒的機會。白起擔任秦軍主將後,他深知趙括驕傲輕敵,只擅長「紙上談兵」,遂根據其弱點定下了戰術計謀。
白起帶領秦軍與趙括交戰時,假裝節節敗退的樣子,引誘趙括貿然帶兵追擊到了秦軍陣地附近。這時,白起派兵暗中切斷了趙軍的後路,同時阻斷其糧道,導致趙軍被圍困四十多天。最終,趙軍主將趙括被亂箭射殺,趙軍其餘士兵投降,秦軍大勝。但面對趙國的降兵們,白起只放回了240個年紀較小的人,其餘士兵則均被坑殺。不得不說,白起帶領秦軍在長平之戰中獲得勝利,這確實能看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戰將,但坑殺趙國四十餘萬士兵的行為還是不免讓人覺得太過慘烈。
如果僅僅從軍事的角度來看,白起的做法是正確的,從此以後,秦軍成為縱橫天下難以對抗的無敵之師。而且通過這一次殺降,秦軍也起到了立威的作用,因為自己殺降所以也不幻想受到對手的優待,秦軍的作戰異常勇敢。雖然後來發生過李信伐楚失利的戰事,但秦軍並未受到嚴重損失,充其量是輕敵而使用兵力不足,造成了一時的被動,不得不退兵而已。
後人常用起翦頗牧來稱戰國後期這幾位名將,白起排名第一是對其軍事才能的充分肯定,但說到其名譽則因為殺降而被世人所不齒。但這就是名將,一切以軍事利益為出發點,兵合於利則行,甚至不惜身背萬古罵名。與白起之死有得一比的就是趙國李牧的死了,同樣都是死在自己的國君刀下。
就在趙軍建築工事的時候,白起又派出五千輕騎兵割斷了趙軍的糧道。如此一來,趙軍連飯都沒得吃了,四十多萬人徹底成了瓮中之鱉。
秦昭王聽說戰局有了轉機,勝利就在眼前,立即發動附近所有十五歲以上的壯丁到長平助戰,以幫助白起截斷趙國援軍,繼續阻塞糧道。
趙括求勝心切,看到秦軍狼狽之相,興奮地令趙軍全力追趕。於是四十多萬大軍離開了自己的壁壘,浩浩蕩蕩追擊秦軍去了。
這個書獃子萬萬沒有想到,這是秦軍設下的一個陷阱,他更沒想到,白起事先已經派出了兩支奇兵跟在趙軍之後,準備隨時斷絕他們的後路。
秦軍且戰且退,一路將趙軍引至己方的營壘跟前。趙括見已經打到秦軍大本營了,更是
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命令軍士全力攻打秦國營壘。
那營壘豈是一般堅固?趙軍兵士劍再利,弓再強,也難以攻破秦軍營壘,不但如此,驍勇善戰的趙國壯士們,也因為攻擊營壘而精疲力竭了。
正當趙括考慮原地休息之時,四面忽然喊聲大起,跟隨趙軍的那兩支秦國奇兵合力殺到,迅即將趙軍圍得水泄不通。一面是營壘,一面是敵軍,趙軍進退不能。幸好人數眾多,趙軍還沒有到無法抵抗的地步,趙括只好下令停止進攻,原地築起防禦工事,等待援兵。
趙軍被圍困了四十六天,糧草斷絕,軍心渙散,最後竟然互相殘殺以充饑。這一個多月時間裡,趙軍也多次分為四隊,輪番出擊,試圖衝破包圍圈,但都不能成功。最後一次突圍,主帥趙括親率精銳戰鬥,奮勇殺敵,不幸被秦軍射殺,一命嗚呼,只為世人留下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
主帥趙括一死,被圍的四十萬趙軍全部投降。
白起接管降兵以後,也曾為如何處置俘虜而犯難。經過反覆權衡,他認為趙軍反覆無常,終究不可信任,如果收編他們,將來遲早是要作亂的,乾脆來個斬草除根,只留二百多個年紀小的回國報信,其餘全部坑殺罷了。
白起的將令一下,四十萬鐵血男兒成了「戰神」座下的累累白骨。
當時的長平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貧弱魏國用二十年變身超級戰國,開發黃河平原功不可沒
※揭秘!戰國刺殺之王荊軻之子,荊天明所中咒印到底是什麼?
※戰國末年,趙國曾有機會翻盤,卻毀於春申君黃歇
※戰國名將巔峰對決!白起是戰神趙括只會紙上談兵?
※易中天:春秋到戰國是君子到野蠻人,不信你們看!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