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中山去世,排名第一的汪精衛為什麼被名不見經傳的蔣介石逆襲?

孫中山去世,排名第一的汪精衛為什麼被名不見經傳的蔣介石逆襲?

說起汪精衛和蔣介石,前者英俊倜儻,文采出眾,而且在國民黨內資格老,而蔣介石不說相貌,在舊上海吃喝嫖賭,汪精衛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蔣介石還嫩著呢!

就在國民黨內對汪精衛一片看好之際卻不甚了了,讓蔣介石逆襲而上,成為黨國領袖。而汪精衛也一瀉千里,成了千夫所指的大漢奸。

汪精衛手中的兩杖牌足以讓他成為國民黨內捨我其誰的人物,27歲的汪精衛在1910年刺殺攝政王,可謂豪氣雲天。而在孫中山彌留之時,指名要見汪精衛,並口傳遺囑。

這兩件事讓汪精衛成為孫中山的當然繼承人。

但是最後蔣介石成了國民黨獨裁總統,而汪精衛卻成了大漢奸,為什麼?

其實汪精衛真正輸給蔣介石的是自己的「儒家之道」。

眾所周知,汪精衛是一個文人,在刺殺攝政王未遂後,在牢中寫道:「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傳頌一時的名句。

民國時期的文人肯定是飽讀儒家經典,「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成為汪精衛一生揮之不去的素養。

但是從政治家的角度,儒家之道就顯得迂腐和過於理想化了。

而蔣介石則從來沒有把「儒家之道」當做一回事,娶了四個老婆,早年在上海吃喝嫖賭,在蔣介石的心中沒有所謂的做人「禁忌」,達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好手段。

汪精衛雖然豪邁,但是被儒家之道所拘囿,往往顯得猶豫和搖擺。

這也是汪精衛當漢奸後,一直到死都認為中國人與其為日本所奴役,不如與日本人合作,這樣才能「拯救」中國。

這種「搖擺」是足以毀滅一切的搖擺,從此讓汪精衛開始了賣國賊之路。

反觀蔣介石,雖然把自己的權力擺在第一位,但是在抗日問題上,從「攘外必先安內」到淞滬會戰的鐵血抗日,在大是大非上,是毫不含糊的。

政治家永遠是堅硬和鐵血的代名詞,而汪精衛的「儒家之道」則顯得稚嫩和迂腐,當然要被時代所淘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是明天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日戰爭中的「瘋老虎」 日本人說只要投降就讓當20萬部隊的司令
周恩來遇險 開國大將拔槍充當警衛員 一槍打散敵匪安全脫險
來自大帥府的開國將軍 毛主席見面竟問:「要不要錢花?」
蔣介石「捨生取義」 小連長相救於危急 最後卻成開國大將

TAG:今天是明天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