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葉輝?小時候的玩法

葉輝?小時候的玩法

小時候的玩法

葉輝

小時候是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候兒童的玩法細數起來不下二十種。

玩法按四季來分,冬季:溜冰、冰里捉魚、麥地追野兔、打雪仗、堆雪人、夜裡逮麻雀;春季:跳繩、拾籽子、叨雞、擠油、踢毽子、掏螃蟹、釣青蛙;夏季:游泳、粘知了、爬樹、來銅錢、摔窪窪。秋季:趕毛蛋,摸秋、捉迷藏、老鷹捉小雞。推鐵環。還有不一一列舉了。大家看後恐怕有點暈。

需要講一下,我的家鄉阜陽市潁上縣六十鋪鎮大胡庄一冬季:溜冰、冰里捉魚、麥地追野兔、打雪仗、堆雪人、夜裡逮麻雀。

冬季,氣溫很低,風呼嘯,雪飄飄,大人有自己娛樂方式,兒童也有自己的玩法。河裡結了厚厚的冰,兒童們歡快的在冰上玩耍,說是溜冰,其實是冰上亂跑亂打。排成一隊,各就位,夥伴們立即奔跑,到了一道線急剎車,然後,身體後躺在冰上,任其往前劃,誰劃得遠,誰就是冠軍。累了,跑到溝邊,看看事先砸好的冰窟窿有沒有魚。冰厚,缺氧魚要呼吸,往往能撈到一些鯽魚,以及其他雜魚。帶回家,就能喝到鮮魚湯。

雪一連能下幾天,厚厚的,能到達人膝蓋。夥伴不顧天冷,及大人的訓斥,紛紛帶來堆雪人的工具,你一鍬,我一鏟,一會功夫,大大的雪人堆好,雪人戴上草帽。又用胡蘿蔔當鼻子,眼睛用兩個紅芋製成。夥伴們圍著雪人,手拉手,胡亂的唱著歌,然後拍著手。情景不亞於魯迅筆下兒童的歡快。現在孩子與其說堆雪人,不如說看大人堆,孩子身上厚厚棉衣,雙手在口袋了,躲著腳,一點堆雪人的樂趣也沒有。不知那個調皮鬼拿一個雪球放在別人脖頸里,一陣驚叫,又要報復,胡亂的用雪打起仗,一個跌倒,一群人雪團密集砸向他,哭了,夥伴紛紛跑了。

逮麻雀比較簡單,入夜,用手電筒光一照,麻雀眼花,不飛,屋檐下,一逮一個準,運氣好一晚能逮10幾隻。麻雀喂不活,死了,用火燒燒吃,因為家裡沒油。那時不知愛惜動物,只知道逮麻雀的樂趣。可惜了麻雀。

野兔肉很好吃,那個年代,一年不到過年不見葷腥,逮野兔一靠眼力,二靠體力,三靠運氣,要加上狗的幫助那可是勝算大了。野兔冬季吃麥苗。往往暴露了行蹤,人們一喊,野兔撒開短腿就跑,大夥喊聲震天,狗急追,雪天野兔跑不快,往往跑不動了,人也累的也不行了,兔子急紅了眼,能咬人,狗一步上前,咬住野兔就跑,人又攆狗,狗跑不多遠,一鬆口,野兔又跑啦,逮野兔,樂趣大於實際,成功幾率很小。冬季人們沒事取樂而已。兔子沒逮到,一幫人累的氣喘吁吁,大汗淋淋。鞋丟了一隻,像一群殘兵敗將,狼狽極了。

有失望,就有希望,下次還逮。逮野兔是冬季最激動、最刺激的事了。

二春季:跳繩、拾籽子、叨雞、擠油、掏螃蟹、釣青蛙

跳繩同現在無異,只是跳的繩子是曬被子的手搓的麻繩,跳繩人也多,兩個小夥伴一人拽一頭,搖著繩子,一群人在跳,歡樂第一位的。叨雞是家鄉的土話,就是鬥雞,一般兩人,一隻腳在地,一隻手抓著另一隻腳的褲腿,向對方進攻叨雞對人的協調性很有好處。

擠油,可以說是家鄉最有特色的玩法。經過一冬的壓抑,春天,是萌動的季節。夥伴們,歡天喜地打鬧著。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暖有春困。夥伴們找一個太陽光明亮的,牆面光滑的房子,排成一隊,背靠著牆,一邊用力往中間擠,一邊靠頭的用力站著,要像木樁一樣挺立,此人一倒,稀里嘩啦,倒一片。夥伴們用盡吃奶的勁,這時有人使壞,猛地從隊伍中跑出,立即一群人栽倒,七零八落,亂著一團,笑聲罵聲不絕於耳。拍拍身上的泥,又投入戰鬥。用力加天氣溫暖,有的人出汗了,有的早已脫掉棉襖,一件單衣靠牆,能噌身上的痒痒。那時候,人們一個冬天都不洗澡,身上幾乎結了厚厚的一層殼,渾身難受奇癢,擠油就有蹭痒痒的好處,你不親身經歷,我無論如何描寫,你都不會理解。身體皮膚蹭的通紅,才找到舒服的最佳點。還有的擠油過程中使勁吃奶力氣擠,恨不得把身上的虱子擠死,以解冬季吸血之痛。

大熊貓是國寶,目前還有許多隻,虱子在家鄉早絕跡。向年青人說,一個個像聽天書般,疑惑,不相信世上還有虱子一說。

那時候種莊稼不打農藥,青蛙到處有,叫聲像春天的一首歌。釣青蛙其實很簡單,一個竹竿,用家裡縫衣針用火一燒,彎成一個鉤,鉤上用麻葉當餌,在青蛙眼前一晃,青蛙一激動咬一口,就釣到了。釣青蛙是玩,然後放掉,家鄉人不吃青蛙,想想真有環保意識。

蝌蚪搖搖尾巴,自由自在;青蛙沒事唱唱歌,聽到蛙聲一片。

秋風響,蟹腳癢,在家鄉那裡行不通。

我們春季掏螃蟹,這可是個技術活。溝邊,青青草,風兒輕輕吹,發現貼近水邊有一洞口,往洞里灌水,水滿有氣泡出,一般有螃蟹。要大膽,捋起袖子,手費力插進洞,摸到螃蟹,立即拿出放在筐里。螃蟹還沒有醒過神,就被擒。眨眨眼睛不解的吐個泡。其實春節螃蟹又瘦又小,沒肉凈骨頭,又沒有佐料,油煎一下,沒有味。螃蟹品種不行,要是等到秋季,早就讓人掏完了。

還是南方大閘蟹好,個大肉肥,在菊花盛開的季節,喝著黃酒,手拿個螃蟹腿,恣意的咬著。享受。

掏螃蟹有時候也失誤,一把掏出蜷成一團的蛇,嚇得大叫一聲,花容失色。蛇處在冬眠不擔心咬人,但嚇人,這種幾率很小、樂趣大於驚嚇,夥伴仍樂此不彼。

三夏季:游泳、粘知了、爬樹、來銅錢、摔窪窪

夏季,風熱炙烤人,樹耷拉著頭,狗吐著舌頭。連家裡養的母豬都往河裡跑。小夥伴們更不必說了。一個夏天幾乎都在村前的小河裡。那時家家戶戶去熱的工具只有扇子。有蒲扇、芭蕉扇、荷葉扇。下溝洗澡因天熱有了借口,一天要到溝里洗澡好多次。哪裡是洗澡,就是為了玩耍。洗澡也是展示本領樹立威信的好時機。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種:水上漂,小夥伴們一字排齊,臉看白雲,身體漂浮在水上,看誰漂浮時間長;比高低,大家站在水中,水深到胸部,用力彈跳。嘴裡喊著一降兩降,小雞朝上。那時候洗澡,都是光腚,這個項目能嚇得女孩背過臉去。最刺激的要數扎猛子,就是潛泳。小夥伴們,憋足氣,一個猛子潛進水中,游到對岸快勝。

這是我的拿手好戲,潛入水中,用力在河底抓,順便從河底抓一河瓢,就是人們常說的蛤蜊。既游泳,又有意外收穫。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到肉,河瓢肉很好吃。水清清,只要有溝,就有水,小孩六七歲就會游泳。從沒聽到有淹死小孩的,家長也放心,孩子游,反正餓了自然回家。現在經常發生小孩掉溝里或窯場用土挖的坑裡淹死人。令人不可思議。現在,家長不讓孩子游泳,就是孩子到溝邊洗手都大驚小怪。溫室能長成參天大樹,笑話。我兒在上海大學上學,就是游泳不達標,差點未畢調業。經過幾月苦練,跳進水中,胡亂游不分泳姿才達標。上海大學過世校長錢偉長講過,一個人連基本生存的能力都沒有。學習再好有啥用?這話值得我們深思。一夏天洗澡,夥伴們個個皮膚黝黑,身體強壯,一年到頭想生一次病都難。

爬樹,是男孩的專利,還需膽大。筆直的洋槐樹,小夥伴像猴子般能哧溜爬上去,站在樹枝上亂晃,嚇得小女孩驚叫不已,從樹上下來,肚皮紅紅的,有時被粗糙的樹皮拉破,滲著血也不拍,從地上抓起一把黃土,往肚子上一抹,又歡快的玩耍去了。只是夜裡火辣辣的痛,也不吃藥,也不會發炎感染,幾天就會好了。

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夏天粘知了,就是蟬。我們叫格佬子。工具很簡單,一根竹子,椿樹上滲出的粘液被火辣辣的太陽曬過,粘性大。把粘膠粘在竹子頭上就行了。粘知了要細心果斷。筆直洋槐樹上,知了沒命的叫著,讓人煩躁。舉個竹子,發現知了,輕輕靠近樹,竹竿順著樹榦慢慢往知了身邊靠近,這時候,不能有絲毫的分心。當竹竿到知了跟前時,果斷將帶有粘膠的部位往知了翅膀一靠,知了一叫大功告成。當然,也有失手的時候,粘膠沒有對準知了翅膀,而是碰到知了其他部位,那可就慘了。知了一聲叫,灑下一股尿,你正聚精會神,張大嘴巴往上看,一股涼涼的知了尿,就飄灑到你的嘴裡。你吧噠吧噠嘴沒異味,吐了口吐沫,又轉戰到下一棵樹上。反正知了「垂緌飲清露」尿不臟。累了,將知了用火燒燒,是一頓美餐。吃知了不能吃後半部,後半部有屎,苦的很。和吃龍蝦正好相反。龍蝦前半部不能吃。我想,粘知了能治脖子病,頭高高揚起,脊椎病,粘知了,幾天便好,不信可試試。

早知道,銅錢現在值錢,留著就好了。我清晰的記得我們玩的銅錢上有一個大頭人,可能就是人們講的袁大頭,村裡家家戶戶都有,現在都不知弄到哪去了,可惜,誰也沒長後眼。找一平坦開闊地,先畫一大圓圈,在圓圈十多米地用樹枝劃一道直線,前期工作準備好了。一般三四個人就可開戰了。規則也簡單,站在直線前,手拿銅錢,向遠處圓圈扔,銅錢離圓心近最好。要是運氣好,一扔銅錢壓在圓心,你就有先手,依次類推,最遠的最差。先手拿銅錢砸後手的銅錢,砸中,他人銅錢就歸你所有,如砸不中第二名砸。你的銅錢不準拿回要被別人砸。技術好的一次能贏10幾枚。來銅錢好處,一是練準星,二是練眼力。我的同伴來銅錢,經常贏,後來到部隊,成了神槍手。

摔窪窪非常簡單,到溝邊挖一塊濕黃泥巴,將黃泥巴揉皮實,捏成小碗狀,手拿小碗,手背舉得高高的,用力摔下,泥窪窪砰地一聲,炸開一個洞,洞多大,對方要用黃泥巴補上。黃泥巴到處有,小夥伴為一塊黃泥巴大小,爭得面紅耳赤,有時還發生戰爭,一把黃泥糊在臉上,成了花臉,哭哭啼啼,到溝邊洗一洗。賭氣坐在一邊,看別人摔,一會忘了剛才的不快,又加入摔窪窪的行列。一點不記仇。

四秋季:推鐵環、摸秋、趕毛蛋

有些玩法夏季春季秋季皆可玩,如推鐵環,來銅錢,老鷹捉小雞等。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宜人,任何東西都可以玩。秋季最好玩的是趕毛蛋。什麼是「趕毛蛋」??首先選一塊平整地,中間挖一大點坑,圍繞大坑根椐人數多少挖小坑。球用木頭削成,有時候紅芋羅卜也可代替,一人持一木棍放在小坑中,中間一人趕球欲進大坑,小坑的人既要阻止趕球人將球趕進大坑,又要防止趕球人搶佔自己的小坑。若你去用棍阻擋球時,趕球人搶站了你的小坑,你就會變成趕球人。若趕球人將球趕入大坑,就會大喊一聲:老窯一換,老鱉趕蛋。人們立即換一小坑,沒有搶到小坑的人就是新一輪趕毛蛋的人。如此往複,其樂無窮。這是一個刺激的玩法,既要體力,又要機敏,要耳聽八方,眼觀六路,一場毛蛋趕下來,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筋疲力盡。稍加休息,又精神抖擻,投入戰鬥。往往忘記吃飯,忘記時空,只殺得天昏地暗,日月不分。這種遊戲最能鍛煉人,體力、機敏、大局觀、配合默契程度。現在想想世界上好多運動起源於民間。民眾享受並樂於參與,這種運動才能發揚光大才有生命力,才能人人接受並參與。

小時候的玩法,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比如推鐵環,工具簡單,從鐵匠鋪買一鐵環,只要三角錢,大人小孩都可玩。推鐵環能鍛煉人的全身協調性、敏捷性、耐力。記得鄰居毛頭看見小夥伴們推著鐵環浩浩蕩蕩,咣咣鐺鐺一溜煙往村外走,很是羨慕。毛頭因為貪玩,將家裡一隻羊放丟了。大人一氣之下,將鐵環砸壞。毛頭心痛好幾天。毛頭聰敏,將家裡挑水的水桶箍拿掉,一頭大汗追上來。臉上露出勝利的神情。哪知回家讓父親有痛打了一頓。原來。毛頭父親挑水走在路上正哼著小曲,哪知一隻水桶突然開裂,水桶一個鐵箍也掉了,水撒了一地。另一隻水桶撲通掉在地上,毛頭父親猝不及防,一個趔趄,摔了個跟頭。

八月十五摸秋,是小夥伴最開心的玩法了。那時候,家家戶戶貧窮,生活艱辛,小夥伴經常吃不飽肚子,摸秋能摸到的東西夠吃幾天的。摸秋是家鄉阜陽的習俗。流傳很久了。皓月當空,摸秋,其實就是告訴人們,摸秋不是偷別人的東西,即將成熟的莊稼,如玉米大豆等,青菜辣椒,瓜果梨棗都可以摸回家裡。而且被摸走的家庭也不生氣。有時還必須故意留下上述東西讓人摸。小夥伴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東家摸幾根蔥,西家摸一把大豆,你抱一個西瓜,我拎幾個玉米棒,然後找一空地,點著火,一會,玉米香了,紅薯也烤得香氣誘人,大家各取所需,吃的津津有味,一個個都成了大花臉,笑聲在夜空飄蕩。記得有一次摸秋,二嬸家廁所前有幾株向日葵,白天我們就偵查好了,鎖定了目標。向日葵在糞坑跟前營養豐富,長的又粗又高,我們個頭矮,夠不到向日葵,沒辦法。我像上樹一樣,順著向日葵干往上爬,夠到向日葵了,我一手扶著杆子,一手擰向日葵肥大的頭,只聽到,咔嚓一聲,向日葵杆子斷了,我跌倒了糞池裡,一手高高舉起向日葵,哪管糞臭,哪管一身污穢。反正那時侯只穿一條褲頭。到溝邊,撲通一聲,一會身上乾淨了。夥伴們早就吃得雲天霧地了,地上一片瓜子皮。,摸秋事多少年都不會忘記。可惜現在小孩不摸秋了,你同他們講各個聽天書一般,臉上露出狐疑的神情。是啊,現在人們有錢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小孩玩具家裡堆的像小山一樣。小孩玩都是到遊樂場,超市兒童樂園玩。我覺得,現在玩法同小時候玩法相比,失去樂趣,失去童真,失去玩的意義。我們小時候的玩法也幾乎消失殆盡。想想不舍,回味無窮。

有些東西還是要繼承發揚光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苑漫步 的精彩文章:

老師,我永遠記得你美麗的笑
李百剛 沁園春·阿黨

TAG:文苑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