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釉里紅值多少錢?元釉里紅鑒定出手

元釉里紅值多少錢?元釉里紅鑒定出手

道藏古海尋金

深圳道藏藝術品展覽有限公司

釉里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新燒成的一個品種,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銅的顏料進行繪畫,然後罩透明釉一次燒成,但高溫銅紅釉對窯室氣氛要求比較嚴格,鮮紅色最為難得。元代釉里紅瓷器的怡釉特徵與同期青花器物的胎釉特徵一致,但器型較少。由於釉下紅彩燒成難度很大,圖案常有散暈現象,因此釉里紅器物的紋飾也比較簡單。釉里紅瓷器有3種不同的裝飾方法:一是釉里紅線繪,二是釉里紅拔白,三是釉里紅塗繪。

元代青花、釉里紅瓷器的產地

景德鎮燒造陶瓷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隋代,宋代陶瓷業漸興,使後來一個個新品種瓷器不斷脫穎而出。全國各地甚至部分海外能工巧匠聚集景德鎮,終打造出元代晚期釉下彩瓷——元代青花、釉里紅瓷器。

民間流傳器和出土器物的特徵

民間流傳元代青花、釉里紅器與出土器在包漿上有明顯的差別。流傳器經過幾百年的使用、陳設,其釉面火光已退,剛出窯時的耀眼光亮已蕩然無存,釉面柔潤自然,有的釉面留有長期使用的劃痕。澀胎處由於沒有上釉,吸附力很強,只要沒有用84消毒液浸泡,與作舊的仿品差異是很大的。即便以84消毒液浸泡拔掉了附著在胎底上的自然包漿,仿品與真品瓷胎仍存在有不同之處,老胎潤滑,新胎澀手。

出土器與流傳器包漿也有不同的特點,窖藏中的器物由於雨水浸泡,土壤中有機物附著在整個器物上,經保護性清洗後,釉面沒有多大影響,露胎處土壤中的有機物雜質附著較為明顯。墓葬中出土的器物與窖藏器物的包漿不同之處在於墓中腐屍、衣物、木漆、土壤中的有機物中和後,在器物上形成的包漿有著極強的附著力,使器物釉光不如窖藏器物釉面那麼亮麗,有的器物釉面受墓中強酸腐蝕形成了亞光色,在處理過程中一般洗衣用清洗劑無法清除,只有用84消毒液才可拔盡。深埋土壤中的器物包漿沒有窖藏和墓葬中器物上的包漿那麼明顯,因長期與土壤緊密接觸,有機物附著力極低,雜質少,土沁較為明顯,經簡單清洗後,給人的感覺如出窖器物。

繪畫風格與工藝特徵

如今,流入市場的仿製品除單色釉瓷仿製水平達到95%外,其餘器物的仿製水平均差之甚遠。以元青花為例,如今鈷料的提煉科技含量高,較純,即使用現今仿古柴窯燒制,也達不到真品青花料深沉的效果。仿品青花器燒成後,青料飄浮。仿品在窯溫作用下還原快,青翠單一。真品青翠濃郁,美感很強。釉里紅瓷也是如此,仿品銅著色劑提煉純度高,紅色較為鮮艷,達不到真品紅色古樸、自然、沉穩的效果。

元代青花、釉里紅瓷器繪畫風格,仿品與真品也大相徑庭,細微之處主要體現在器物畫風、運筆上。仿品在繪畫過程中刻意模仿,相形見絀;而真品運筆自如生動,流暢且有神韻。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瓷器二元配方的胎料在燒制過程中,底足較闊的器物有塌底現象,為了防止粘缽,足中有一綠豆般大小的支痕,支點處微凹,支點周邊微凸,這是自明以後胎土配方趨於合理而不具備的特徵。

仿製品的特點與技巧

據了解,現在出現在市面上的所謂元代青花、釉里紅瓷器絕大部分為景德鎮作坊仿製。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有的仿製者用復古柴窯燒造,給鑒定帶來了一定難度。大多數氣窯仿製品的燒造屬速成法,柴窯燒造的器物從瓷胎的硬化、色料的氧化、釉面的玻化等原理與元代燒制青花、釉里紅瓷器沒有區別,模擬度極高。但仿品在胎質、色料、釉配方、工藝上與元代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比如真品胎質較為粗松,仿品由於現代化碾磨技術的提高,胎質如年糕般緊密。

仿製品除在材料、工藝、繪畫等方面進行仿製外,並在包漿作舊方面大做文章。有的作舊水平高明者甚至把收藏人士帶入已長滿青草的所謂窯址進行「現場挖掘」。流傳器作舊主要以化工原料為主,首先用氫氟酸把器物釉面火光退去,使器物釉面柔潤沒有耀眼的光澤,露胎處更為蒼老陳舊,再用高錳酸鉀調製陳年灰塵塗抹整個器物內外,三天後洗凈,一件「流傳」器物遂顯現在你眼前。像這類作舊器物的包漿,粘附力強,用一般清洗劑是無法除掉的。如用84消毒液浸泡三天拔盡作舊的附著物後,仿品就會原形畢露。沒有經驗的作舊者用強酸作舊釉面,器物釉面則成亞光。

巨大元代青花釉里紅獸耳瓶,高74厘米,腹寬26厘米。

元代青花釉里紅酒瓶

一、元代釉里紅的三種裝飾特徵

1、釉里紅線繪,即是在瓷胎上用線條描繪各種不同圖案花紋。這是元代釉里紅瓷器最主要的裝飾方法。由於高溫銅紅料燒成條件比較嚴格,往往產生飛紅現象,所以,細線描繪花紋的釉里紅瓷器燒成比較困難。

2、釉里紅拔白,其方法在白胎上留出所需之圖案花紋部位,或在該部位刻划出圖案花紋,用銅紅料塗抹其他空餘之地,燒成後,圖案花紋即在周圍紅色中以胎釉之本色顯現出來。

3、釉里紅塗繪,以銅紅成片、成塊地塗繪成一定圖案花紋。釉里紅拔白和釉里紅塗繪這兩種方法都能減少像釉里紅線繪容易產生的飛紅現象。從推理上說,後兩種應早於線繪的普通使用(以上三種釉里紅裝飾特徵引自汪慶正《元明清時期陶瓷》第一章第四節)。

歷來元青花、釉里紅瓷器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讓人傾倒,這主要取決於元代青花、釉里紅的燒製成功開創了以鈷、銅著色劑為釉下彩繪瓷器的先河。但是,我們在喜好元青花、釉里紅瓷器的同時,要以平常心態去正確認知它,否則會「走火入魔」,誤入歧途。最近幾年,筆者有幸參與了多次元代彩瓷研討會和藏品鑒定,看後的確令人擔心,有的藏家收藏的「元代青花、釉里紅瓷器」用幾卡車也難以拉下,並聲稱:「我的藏品屬某某窯口,不是景德鎮產品」;有的藏家更稱「藏品是家中祖傳之物」。

元代青花瓷器的燒造歷史不過20年左右,產量不大,存世不多是不爭的事實。況且當時鈷料進口有限,非常昂貴(1克黃金換不到1克鈷料)。流散民間的元代青花、釉里紅傳世品不能說沒有,但數量不是有些人想像中的那樣多,現市場上的這類瓷器99%都是景德鎮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的仿製品。

仿製品的緣起

十年「文化大革命」給中國帶來了空前的劫難,尤其在文物方面更為突出。20世紀70年代末,「文革」結束,全國開展了以縣級單位為基礎的文物收購保護工作,搶救劫後餘生的民間流散文物。70年代末到90年代,國家文物部門對館藏文物進行了多次調撥、調劑工作,一些研究價值高的珍貴文物由小館調劑到國家大館收藏。為了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應被調單位的要求,國家撥出專項經費,指令相關的科研單位進行被調文物的複製,以滿足被調單位展覽工作的需要。複製工作主要落在千年瓷都景德鎮,70年代末,景德鎮一些科研機構就開始複製和仿製。當時仿製一件瓷器,最少也得燒10件,出窯後挑一兩件給原調撥單位,餘下的被一些精明好古人士高價買得,後來有的複製品在海外拍賣會上以驚人的高價拍出,給仿、複製單位和中間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導致後來景德鎮古陶瓷仿、複製業的全面復甦。1984年起,景德鎮陶瓷館在東風瓷廠陶瓷研究所開始仿製元青花。這一時期的複製品由於有專項資金扶持,對產品要求也高,加上已過去了二三十年的時間,易與真品混淆!

下圖是筆者收藏的一個仿造品!

假的

假的底部緻密如年糕真的底部粗礪如饅頭顆粒

真的

青花釉里紅是歷代的名貴品種,在當今的拍賣市場上也時時拍出天價。如清康熙青花釉里紅團花鋸齒紋搖鈴樽曾拍出1920.8萬元高價,清雍正青花釉里紅海水雲龍紋天球瓶成交價為1624.5168萬元。另有4件青花釉里紅的價格高於1000萬元。這些均為清三代的精品。

元代青花釉里紅也受追捧。如2009年一件青花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罐最終拍出590萬元的高價,2008年一件青花釉里紅瓷硯就以110萬元成交。

對於收藏者來說,歷代名品自然非常誘人,但是還是要懂得收藏市場的「一分錢一分貨」。收藏市場價格已經非常透明,好東西一定配高價,想要低價撿漏,最終就只能買到假東西。

有此寶貝的話,抓緊聯繫我喲!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9680號大沖商務中心A座1401

如果您喜歡文章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關注下面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沙拍賣古董古玩徵集 的精彩文章:

有岫玉的藏家注意啦!

TAG:金沙拍賣古董古玩徵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