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啟超:只有真正的努力,才可不厭不倦

梁啟超:只有真正的努力,才可不厭不倦

梁啟超一生匡國濟世,筆耕不輟,著書約1400多萬字。他曾寫過《知命與努力》一文,在文中梁啟超說:「我們為何需要真正的努力,因為只有真正的努力,才可不厭不倦。」他強調積極的「知命」,努力認真的對待生活。

認識梁啟超,是從百日維新開始,那時梁啟超與老師康有為合稱「康梁」。16歲中舉,22歲公車上書,23歲執筆《時務報》,「一紙風行海內,觀聽為之一聳」,讓人禁不住想起張愛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

所謂天才,就是努力的分量。年少成名,不僅有運氣,更多的是努力。梁啟超很小的時候便開始讀四書五經,17歲考中舉人後,梁啟超並未滿足,反而繼續在廣州的學海堂努力讀書。

梁啟超被稱為中國近代輿論界之驕子,人們說他的一桿筆強於十萬兵。這個名號的由來,梁任公在時人心中的分量,也並非運氣使然,而是實實在在的努力。

我們今天常用的「經濟」、「組織」、「幹部」這些詞都來自梁啟超,梁啟超還是第一個使用「中華民族」的人,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論述》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後又在此基礎上,於1902年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

同時,梁啟超還注意自身修養和脾氣,還注意家人間的脾氣與修養。梁啟超在寫給梁思成與林徽因的信中也提醒子女要注意自己的脾氣,家庭要和睦,「你們倆從前都有小孩子脾氣,愛吵嘴,現在完全成人了,希望全變成大人樣子,處處相互體貼,造成終身和睦安樂的基礎」。

遇到事,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你的脾氣里,藏著你的修養。一個人的修養體現在很多方面,老話說;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脾氣好才能擁有好的修養。修養既不是學歷高也不是姿態高,而是與人交往,和顏悅色;待人接物,和藹可親;為人處世,寬仁厚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談雅記 的精彩文章:

《一條狗的使命》 活著的意義——活在當下
假如病情有變 願捐獻器官給需要的人

TAG:閑談雅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