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小平的一次歷險 視察時差點被坦克炮管擊中

鄧小平的一次歷險 視察時差點被坦克炮管擊中

我們這些在首長身邊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小平同志對人很少有溢美之辭,這也是小平同志的一個特點--心裡有數,但不輕易表達。

1984年8月22日下午,小平同志過八十歲生日那天,小平在房間寫毛筆字,過了一會兒,聽到鄧楠到房間外面叫我,過去一看,鄧楠手裡拿著一幅字,她笑著對我說:"給,這是老爺子寫給你的。"

我接過字一看,是"兢兢業業"四個大字,下面署名是"鄧小平"。我愣了幾秒鐘,激動得一時沒說話。接過字後,我對鄧楠說:"這是首長對我的鼓勵、希望和要求,今後工作我要更加努力啊。"

鄧楠笑著說:"這就對了!"

鄧小平經常寫毛筆字,有時我還在旁邊看著,不少題詞,都是我在他身邊親眼看著他寫的。多年來,我從沒有奢望首長能為自己寫一幅。所以,當意外接到這幅字的時候我激動萬分,其中很大因素是沒有想到。跟隨首長几十年,老人全家都沒把自己當作外人,即使不寫這字,我也深知首長對自己工作的關愛,何況自己做的都是應該應份的事。首長能想得如此細緻,為一個警衛員題字,讓我心裡熱乎乎的。儘管這是夢寐以求的事,內心無比高興,但是又讓我不敢受用這"兢兢業業"四個大字。瞬間,我感覺自己和首長的心貼得更近了。我再次深深地體會到:每天跟老首長在一起就像跟自己的老父親在一起一樣,話雖不多,卻是那麼平和。

說實話,在首長生日那天,我本想也要送給首長一幅"壽比南山"的字。字是自己早已經寫好的,而且反覆寫了好幾幅,最後挑了一幅順眼的。但是,那天我始終沒有勇氣拿出來送給首長,總是覺得自己不過是一個警衛秘書,有些自卑,而且自己的字也寫得不理想。於是,我就把這幅字作為對首長的祝福收藏起來,直至今日。

我視若珍寶般地把首長送給我的那幅"兢兢業業"收藏在家中,沒有掛在家中的牆上,也輕易不會與別人去說。我愈看愈覺得這字的分量很重。它包含了首長的寬容與厚愛,包含了卓琳同志多年指導,包含了王瑞林主任的長期幫助,還包含了同志們的積極支持。所以,這幅字實際上是首長對我的希望和要求。首長逝世後,每當想念首長的時候,我就會打開那幅字,撫摸著、瀏覽著,暗暗和首長對話,內心時似波濤澎湃,時似小溪潺流,那種獨一無二的思念之情,世人無法與我分享。

多年來,每每提到這件事,我都有一種極大的滿足和興奮感,總是溢於言表。我始終把它看作是首長對自己的鼓勵與鞭策。這四個字對我的觸動極大,它時時督促著我。一想到這幾個字,我的工作勁頭就更大了,對自己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遇到什麼難題我都會想辦法解決。

我的這種感受是不由自主的,這種感受總是激勵著自己。愈到首長進入老年,這種感受愈強烈,不管是什麼工作,我都想做得盡善盡美。我曾經認真地想過:自己對工作的熱愛,一個是源於自己出身貧苦,解放後能有這樣一份工作,是組織上對自己莫大的信任,也是自己的福氣。所以自己從來都珍惜這個崗位,沒有理由不做好工作;二是小平同志的人格魅力給了自己無限的精神動力。小平這人太好了!能為他老人家服務一輩子,這是我一生的福氣。所以,為老人家做什麼我都不覺得勞累和辛苦。

千鈞一髮化險為夷

曾經有人說"張寶忠太幸運了,做了幾十年的警衛工作都沒出什麼大事。"沒出什麼大事這是事實,但是險情的確發生過幾次,這也是事實。真正幸運的是,幾次危險出現後最終都沒有釀成大禍。有幾件事,讓我一生都不會忘記。

第一件事是找到了火災隱患

1962年秋,小平同志的家在中南海。10月的一天晚上,我從外面隨首長回來已是凌晨1點多了。按照慣例,等首長睡下後,我再四下巡視一下就準備休息了。不經意間,我似乎聞到一股什麼東西被燒焦的味道,我又吸了吸氣聞著,味也不是很大,似乎時有時無。於是,我把各個房間的周圍都仔細排查著,仍然找不到究竟是從哪裡出來的燒焦的味道。愈是找不到原因,我心裡愈不踏實。我在值班室里待了十來分鐘後,又走出來在各處尋找火源,仍然沒有找到。過了一會兒,燒焦的味道大了些,但就是確定不了位置。

我索性坐在首長的會客室里再等等。深夜的中南海十分寂靜,我想到了首長說的"和尚多了沒水吃"那句話,如果是兩個人交接班的話,就有可能使這個火災苗頭漏網!一時間,我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家人們都在睡覺,火災一旦發生,將直接威脅首長及家人的安全,後果不堪設想。我下決心不找出火源誓不罷休。我繼續找著、看著,直到凌晨兩點多,終於發現了火患的源頭。在餐廳的天花板上,有一小塊被火薰得發黃的地方,眼看著面積正在慢慢擴大。於是我把門窗都關好,找了一把捅火用的火鉤子,又找了六瓶滅火用的泡沫,等到發黃的地方有了一個大盤子大小時,用鉤子一捅,只聽"嘩"一聲,一堆帶著火星的樹葉子掉下來,我把六瓶滅火泡沫一股作氣全噴了上去,火很快滅了。仔細一查,原來是電線短路造成的。

中南海里不少都是老房子,在頂棚內放一些樹葉是為了冬天保溫和夏天隔熱。電線短路引燃了樹葉,所以,味道不濃,火勢不大。不過這火要是真漫延起來,問題可就大了。

這時候,卓琳同志出來準備上衛生間,看到餐廳的燈亮著,就走過來,一看這情景,她嚇了一跳,忙問我是怎麼回事。

我說:"是電線短路,現在都處理完沒事了,您休息去吧。"

卓琳看我已經開始收拾打掃,覺得確實沒事就回去了。卓琳走後,我便給警衛處打電話,彙報了情況。並讓他們通知行政處,早上六點以前派人來換頂棚的三合板。

電話掛斷十幾分鐘後,警衛處值班員康海群給我打來電話,批評我說:"這麼大的事也不通知警衛處來處理,太危險了,如果出了大事,威脅到首長安全,你能負得了這責任嗎?"

經他這麼一說,我感到後怕了。

早上,卓琳同志報告了首長,並對我說:"當時你應當叫幾個人來。你一個人處理太危險了。首長說了,"沒發生事就好""。

早上一上班,警衛局孫勇同志來到家中看了情況。對我既批評又表揚,說:"以後遇到事情要首先報告警衛處,再進行處理,太危險了。但是你的責任心是應該肯定的。"

我之所以一門心思地救火,就是想著不能威脅到首長的安全。

從這件事上,我也看到了自己處理問題的欠缺。今後,遇到問題要冷靜,考慮問題要全面。發現災情之後首先報告警衛處。後來,康海群和孫勇常提起這件事,還寫出了事件記錄。

第二件事是化解坦克表演的危險

1965年11月,小平同志到四川視察三線工作。隨行的有李富春、簿一波、呂正操、趙爾陸等人。

11月13日,小平同志一行來到重慶,視察二九六廠和二五六廠,並觀看坦克表演。參加表演的人,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優秀的坦克手。正式表演之前,參觀的人都站在白線以外,安全線內是坦克炮筒活動的區域。

坦克手來得有些晚了,從動作上看比較慌忙,他很快就坐到坦克的座位上發動馬達。馬達聲剛響,幾乎是在與馬達聲音響起的同時,坦克猛然間向前竄了一大截,坦克前的炮筒一下子突出到安全線以外。人們還來不及反應,炮筒對面的觀眾就被碰倒。隨著坦克炮筒的快速橫向移動,瞬時間,周圍的觀眾迅速向後面猛跑著。千鈞一髮之際我立即將首長一把抱起就往前沖,幾乎是同時,我的第一隻腳剛落地,準備邁第二步的時候,坦克炮筒"噌"的一下,擦著我那條即將邁出去的褲角一掃而過。人們一片驚呼。

首長安然無恙。一場災難就這樣在瞬間之內避免了。

在場的人唏噓不已,領導們立即圍攏過來,無不為之而後怕。

事後,我也照樣後怕。假如首長的安全出現問題,那將是自己最大的失職。我慶幸自己,慶幸自己對待每一次任務都不抱僥倖心理,慶幸自己無時無刻不牢牢記住卓琳同志的囑咐,保證了首長的安全。

時任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看到鄧小平沒有受傷,就問:"首長還要看什麼?"

小平首長說:"不看了!"接著就回潘家坪賓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