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這個世界誤解了多少(2)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誤解和被誤解的歷史。比如我們的祖先認為「天圓地方」,天究竟圓不圓,人類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只有天知道,至於地球是不是方的,人類早已知道那是謬誤。
先從我熟悉的誤解講起,魯迅的文章在我們那個年代的中學課本上是絕對佔據著統治地位的。就算是大陸曾經承認的現代文學史上的 魯郭茅巴老曹等人,最終只有一個魯迅能夠被人閱讀。以至於在小縣城裡生活讀書的我,只知道那個年代,全世界的作家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魯迅,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而且,且慢,在我的心目中,魯迅壓根兒還不是作家,那個年代還不存在作家這個說法,我所學習到的魯迅,是個革命家,思想家,可憐的我,讀到高中都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作家,只是不知道命運之神怎麼會用她的神奇又荒唐的手,一把把我扔進了專門學習作家作品的中文系,讓我一輩子都要和作家打交道。這也是那個年代最具黑色幽默的事情。
魯迅文章現在在中學課本上是越來越少了,這也是對的。畢竟他的觀點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文學巨匠也實在太多了。只是魯迅的餘威還在,習慣勢力還在,因為語文課本是全世界人民都可以看得懂的,所以,語文課本的改動將會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因為實在有太多的好事者喜歡多嘴多舌。只是,魯迅的文章尤其是雜文已經幾乎和這個時代隔膜了,所以留下了有限的幾篇,比如《拿來主義》,很多學生是沒有興趣看的,看了也看不大懂,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文學家吵架,他們看得到的都是互相歌頌的文章家和批評家(歌頌的目的當然是互抬身價以此牟利罷了)。他們哪裡知道在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文人們一天到晚就是吵架,你罵我,我罵你,魯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罵起來還很有本事,讓你哭笑不得,因為,在許多根本與當事人無關的文章中,他也會把他的對手挖苦一番,比如,《拿來主義》裡面提到的那所大宅子的繼承人,本來就是一個阿貓阿狗一樣的虛寫,魯迅偏偏要加一句:(得到這個大宅子)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如果你對那個時代一點都不了解,你讀到這個會有十頭霧水:這裡是什麼鬼,和做女婿有什麼關係?其實,他諷刺的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叫邵洵美的歷史人物,傳統的人教版課文上就把這個註上去了。而這完全是魯迅的誤會。


※人生實苦,你該為自己找一個幸福的理由(5)
※從上海教授的炮轟文章說起(5)
※從上海教授炮轟文章說起(3)
※人們為什麼失去歸屬感
※人們為什麼失去了歸屬感(7)
TAG:量子的天空隨筆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