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孩出生時白布裹身 長大出家為尼白布瞬間變五衣

女孩出生時白布裹身 長大出家為尼白布瞬間變五衣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李保華

舍衛國有一位長者,妻子生下一個女兒,長得秀美絕倫。女兒剛出生時,身上裹著一層白色細軟毛布,父母感到非常奇特,請來相士,卻說非常吉祥,因此取名叔離(白的意思)。叔離慢慢長大,白色毛布也很神奇,也在不斷變大。

叔離成人之後,天生麗質,名聞遐邇,全國遠近都爭著來求婚。叔離對此毫不動心,反而對父母說:「我想出家。」父母對女兒一直很疼愛,於是順從她的志願,準備用細毛布製作五衣(僧服),送給女兒。叔離對父母說:「我身上裹著的白布已經足夠,不用另外製作衣服,請依我的意見。」

叔離前往佛陀住處,向佛頂禮,要求剃度出家。佛陀對叔離說:「來得很好!」佛陀話音剛落,叔離一頭秀髮自然剃落,身上白色毛布瞬間變成五衣。佛陀讓叔離跟隨大愛道比丘尼學佛法,從此精進修持,不久就修成阿羅漢果位。

阿難請教佛陀:「叔離過去修過什麼功德?出生時就裹著白色細軟毛布,並能出家得道?」

佛陀就給阿難講了一個故事——

過去有一尊佛,名毗婆屍,當時國王、大臣和百姓都爭相供養。有一位女子名叫陀膩婍,家中一貧如洗,夫妻兩人僅有一條毛布。丈夫披著毛布外出之時,妻子只能裸體坐在家中等待;如果妻子披著毛布外出,丈夫只好裸體坐在家中。

這一天陀膩婍披著毛布在門口,有一位比丘來到她門前,看見她是婦女,就勸她說;「佛世難以遭遇,人身也難獲得,你應該去聽聞佛法,應當發心布施!」

陀膩婍進屋去告訴丈夫:「外面有位沙門,勸我去見佛陀,聽佛說法,還要發心布施。」

丈夫為難地說:「我們家徒四壁,貧寒至此,雖說有心,可拿什麼布施?」

陀膩婍說:「我的意思,就拿這條布去布施。」

丈夫又說:「我們僅有這一條布,還要披著它出外謀生活。今天如果拿去布施,我們只有窩在家中等死。」

陀膩婍說:「人生終歸一死,不布施也要死;布施而死,來世還有希望;不施而死,來世恐怕更苦。」

丈夫聽完妻子這一番話,也很高興:「就算等死,也要布施。」

陀膩婍又出門告訴比丘:「大德!請您代為轉陳,說我們要布施。」

比丘聽後覺得奇怪:「如果你們願意布施,應該前往佛陀那裡當面布施,那樣可以得到法力加持!」

陀膩婍說:「我身上只有這條布,裡面沒有其他衣服。女人身體污穢,不宜赤身露體見佛。」陀膩婍說完就進屋,俯身向下,脫去披著的布交給比丘,比丘用法力加持後,帶到佛陀那裡。

佛陀對比丘說:「把這一條布拿過來。」

比丘就走上前,佛陀親手接過這條垢污的布。

當時有無數人參與大會,他們心裡有些不平,也覺得很奇怪,不知佛陀為何接受如此垢污的布。

佛陀洞悉眾人心意,於是告訴大眾:「我看此次大會中最清凈的大布施,沒有誰能超過拿這布來布施的人!」

大眾聽後,無不震驚。王后聽了非常歡喜,立刻脫下身上最珍貴的寶衣,贈送給陀膩婍;國王也很高興,脫下身上的衣服送給她丈夫,並叫他倆前來參加大會。

……

釋迦牟尼佛說完故事後,告訴阿難:「你知道那位貧窮女人陀膩婍是誰?就是今天的叔離比丘尼。那時她以清凈心作布施,所以九十一劫以來,她每次出生時,總是裹布誕生,生活中從來不缺少。」

本文摘自《賢愚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佛教 的精彩文章:

大安法師:簡簡單單六個字 就是學佛人應有的心態

TAG:鳳凰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