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小戲骨版《紅樓夢》,能否成為少兒演員經紀的未來?

小戲骨版《紅樓夢》,能否成為少兒演員經紀的未來?

國慶檔結束了,《羞羞的鐵拳》成為最大的贏家,而演員的出色表演成為影片的亮點。相比於熱鬧的院線電影,網路影視向來在「十一檔」有些「默默無聞」,幸好今年有了一部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紅遍了朋友圈,許多觀眾被這群十幾歲小演員深深地吸引了,紛紛轉發這部神還原的《紅樓夢》。豆瓣9.3分的評分,雖然比不上87版老版《紅樓夢》,但卻甩開了新《紅樓夢》不知道多少條街。

之所以觀眾們推崇這幫小傢伙,除了相當高的顏值,最重要就是他們在一笑一顰中帶出了當年王熙鳳、賈寶玉的風采,就連劉姥姥這個最難駕馭的角色也讓小演員表演的惟妙惟肖,確實讓很多看慣了「流量明星」的「同表情」的觀眾眼前一亮,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劇能火起來的原因。

「從娃娃抓起」成為經紀公司的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小戲骨這種「從娃娃抓起」的模式來說,為今後更多地挖掘出有表演潛質的演員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原來一些有表演天賦的兒童或者少年只能通過培訓班、才藝大賽等形式來展示自己的才能,但這種渠道較少,而且不能針對某一個人的特點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造成了即便是好苗子也不能繼續成長。即便是很多電視台有少兒頻道,鑒於水平參差不齊、節目形式單一,使得小演員只停留在「業餘愛好」的階段。

隨著社會物質條件和文化氛圍的改善,少年兒童的身體和心智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前一代人,他們對成為明星懷有強烈的憧憬,更希望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兒童及其家長希望能夠進入影視行業發展,夢想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所以演員的低齡化成為一種趨勢。與之前學習表演是為了考學不同,現在很大一部分兒童和家長是從個人興趣和發展出發,這就為影視行業輸送了更加新鮮的血液。

在TFBOY走紅後,近幾年來演員經紀呈現了低齡化的趨勢,培養童星成為一些公司的重點,他們意識到培養童星從成本到溢出價值比起簽約成年演員要划算,因此,很多經紀公司將一些天賦過人的兒童作為目標,通過不斷地培養從而成為明星。

「小戲骨」模式或能提高童星到明星的成功率

由於培養童星需要大量投入,這筆資金不可能只由經紀公司承擔,家長成為擔負的對象。為了使孩子能夠成星,家長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但由於對行業的不了解,往往造成花了錢、費了力,反而被並不具有長期培養童星的經紀公司耽誤了時間,結果是人財兩空。一些沒有影視背景的經紀公司,無法向小演員提供固定的演出機會,導致培養只停留在面對面的教授,而並沒有實踐的機會。偶爾有演出的機會,只是以客串的方式參與,很難深入、系統的從表演中積累經驗,從而達不到提高表演水平的目的

湖南電視台勇於創新,整合小演員資源,以翻拍經典影視劇的形式,藉助台網聯動的力量,向廣大觀眾展示了這群小演員的實力,也為他們今後向演藝事業發展鋪好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比如模仿經典電視劇,通過小演員模仿頂尖演員的表演,從他們的身上了解表演的技巧,理解如何塑造人物。小戲骨版《紅樓夢》之所以能夠引起觀眾的關注,是因為在這些小演員身上能夠依稀看到當年演員的風采,而這種「言傳身教」對於小演員的成長還是有著不錯的效果。而觀眾們的肯定,又會反過來影響到小演員,繼續像優秀演員學習,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小戲骨這種模式最為重要的是可以為小演員提供長期表演的機會。像目前一些童星出身的演員,比如張一山、楊紫等,因為《家有兒女》系列,才為眾人熟知。現實中更多的是因為沒有像關曉彤那樣的影視背景,苦於尋找不到演出的機會,所以使得一些有表演天賦的小演員的星途只能半路夭折。

小戲骨目前已經陸續推出《白蛇傳》、《放開那三國》、《白毛女》、《三笑尋親記》、《劉三姐》、《花木蘭》等多部經典IP翻拍作品,今後會推出更多經典影視的翻拍版。以其影片的數量,可以為幾十、甚至上百名小演員提供表演的機會,這就保證了小演員能儘快地從實踐中得到表演經驗以及提高駕馭不同角色的能力。

但值得警惕的隨著少兒演藝經紀的火爆,一味追求表演而忽略文化課學習、父母將孩子作為盈利工具、過早沾染娛樂界不良風氣等問題,還是需要冷靜對待,只看到明星光環而忽略背後的陰暗面和壓力,將少兒演藝等同於商業利益,這對於兒童本身和表演事業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合作/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10月13日網播數據及藝人新媒體指數
好看還有演技,更有超高國民認知度加持,為楊紫的潛力瘋狂打call
女主太强悍、女二太老、男一太现代、男二不够坏,这部剧真有网友吐槽的那么差吗?
一切反套路都是偽命題:看「大女主」如何「蘇」中稱王
10月12日網播數據及藝人新媒體指數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