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瑜伽碩士」 先「練」一會兒
只要「瑜伽碩士」的開設契合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同時有著本地、本校文化和相應教育資源的支持,還可能產生潛在的溢出價值,就應該持包容的態度,且行且檢驗。
近日,雲南民族大學中印瑜伽學院在國內首次開始招收瑜伽方向研究生的消息經本報報道後,引起了網友熱議。對此,雲南民族大學中印瑜伽學院副院長郎功勛表示,「瑜伽碩士」這個稱謂並不很準確,應該叫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另外,在進行瑜伽相應知識學習和習練的同時,學生需完成教學大綱和所有教學環節,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才能拿到學位。
乍一看,「瑜伽碩士」似乎和此前媒體報道的「龍蝦專業」一樣,讓人感到滑稽,但事實上,「瑜伽碩士」所具備的學科內涵,遠非「龍蝦專業」這種設置不合規的專業可比。
有兩個大前提必須明白,一是瑜伽有著5000年的歷史,它是關於身體、心理以及精神的習練,類似於我國的傳統武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理論深度,其中甚至不乏哲學意蘊;二是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下,國內瑜伽行業的擁躉正越來越多,但由於瑜伽行業正處於發展早期,行業各個方面都不成熟,從而出現瑜伽老師良莠不齊、培訓機構魚龍混雜等不少問題。
就前者而言,說明「瑜伽碩士」的開設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科理論性顯而易見。據悉,「瑜伽碩士」採用「2+1」的模式培養,兩年在國內學習,一年在印度學習,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印地語、梵語等語言類以及印度文化類等課程,而且還有瑜伽體式、瑜伽哲學、經絡基礎學、瑜伽醫學基礎等諸多內容,凡此種種,可見「瑜伽碩士」是以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標準為基礎的,專業開設嚴格遵循規範的程序,起碼在理論上經得起教育評估。
就後者而言,一方面表明「瑜伽碩士」的開設是接地氣的,不乏市場需求,因此對於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就業前景方面可以給予樂觀的預期;另一方面則有利於瑜伽行業的專業化、規範化發展,從專業教育的高度給予支持,加速整個行業的洗牌過程,推動瑜伽行業更趨科學化和秩序化。
不可否認,當前而言,所有的利好都只是「紙上談兵」,由於雲南民族大學是第一個吃螃蟹者,在辦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結果會不會如預期所料,誰也說不定。但也正是誰也說不定,其中就充滿了諸多可能性。而只要「瑜伽碩士」的開設契合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同時有著本地、本校文化和相應教育資源的支持,還可能產生潛在的溢出價值,就應該拋卻偏見和傲慢,持包容的態度,予以足夠的發展時間和空間,讓「瑜伽碩士」先「練」一會兒,且行且檢驗。
春城晚報評論員 劉孫恆
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關新聞:
簡單練練瑜伽 碩士學位到碗里來?校方:沒那麼簡單!


※火鍋端進KTV 能否唱出新味道?
※家雞長得矮小 要怪就怪基因
※店鋪歇業貼張紙 內容引學生大讚
※簡單練練瑜伽 碩士學位到碗里來?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
TAG:春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