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第三季度融資108億元 較上半年激增63.6%
「
互金行業密集整治期的今年,風投融資案例開始爆發性增長,至今已經近1000例。有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季度互金行業共獲得融資約66億元,而第三季度單季度融資金額達到108.88億元,有較為快速的增長。
自2014年開始,國內互金行業的風投融資案例開始爆發性增長,至今已經近1000例,成為風投資金投向的主戰場之一。而互金平台是否獲得融資,也是投資者參考的重要標準之一。而在互金行業進入密集整治期的今年,融資情況又有何變化?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季度互金行業共獲得融資約66億元,而第三季度單季度融資金額達到108.88億元,有較為快速的增長。
「從去年整改開始後,互金行業融資熱度相對於前兩年削減不少」,網貸之家研究院劉美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總體來看,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以及P2P網貸平台比較受青睞。
單從P2P網貸行業來看,投資方在現階段更願意投資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幾點特質:一是,主營業務較容易滿足限額要求,比如車貸、消費貸;二是,平台的主營業務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三是,平台發展戰略調整,推進集團化運營戰略;四是,合規整改進程速度較快。」
1
互金行業:第三季度融資108億元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9月份國內互金行業分別獲得融資48.53億元、38.61億元、21.74億元。從數據來看,三個月的融資額度呈遞減趨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融資額減少並非只發生在國內。
「今年9月份全球互聯網金融行業共發生42例融資,總融資金額約為55.93億元(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按照6.6計算)綜合而言,本月國內和國外融資金額均有大幅度下調」,網貸之家研究報告指出。不過,今年第三季度108.88億元的融資額仍遠超前兩季度融資額的總和(66億元)。
具體來看,9月份,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共發生22例融資,其中借貸行業融資案例數量最多,達9例,主要集中在消費金融領域;其次是虛擬貨幣有4例,均發生在監管局決定關閉國內比特幣交易市場之前。
從地區分布上看,獲得融資的平台主要分布在北上浙地區,其中上海地區7家平台,北京4家,浙江有4家;從獲得融資輪次上看,有7家平台獲得天使輪和Pre-A輪,6家平台獲得A輪融資。
而9月份融資金額最高的是隨手科技,獲得由KKR投資的2億美元。據了解,該輪融資將用於加大隨手科技在財務數據挖掘和金融智能化服務領域的技術投入,全面增強平台貨幣化經營和金融交易的撮合能力。
2
網貸領域:第三季度融資36.33億元
聚焦到P2P領域,今年7月份-9月份分別獲得融資7.2億元、29.13億元、9億元,總計36.33億元,融資數量總計15起。
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行業月報梳理,去年7月份P2P領域共發生3例融資事件,融資規模均在千萬元左右,共吸引近0.6億元。而在去年8月份,P2P領域共發生10例融資,共吸引了約11.45億元(融資規模公告未公布的不納入規模統計,規模為「數千萬元」的以2000萬元估算)。
2016年9月份,P2P網貸行業共發生5例融資事件,融資規模約6億元。也就是說,去年第三季度P2P領域共獲得融資約18.05億元,今年第三季度P2P領域融資額較去年同期翻倍。
在互金行業整體獲得風投的熱度的降低階段,特別是還處於整改期的P2P領域何以能逆勢同比大幅「吸金」?「資本在這個時候進入確實需要冒很大的風險,或許是長期觀察後的水到渠成,但也不排除在合規前『炒身價』的可能性。」有業內人士稱。
此外,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總體來說互聯網金融行業依舊是風投機構關注的熱門領域,不過馬太效應明顯,平台規模與獲得融資金額成正比。
對於整改結束後互金行業融資情況預計,劉美茹認為未來的互金行業有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融資熱潮。「因為互聯網金融已是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部分,整改結束也意味著互金行業發展環境進入良性健康狀態,互金企業的發展也日趨成熟;同時,或將伴隨著更多的互聯網金融新興業態的興起。」
(原標題:互金第三季度融資108億元 較上半年激增63.6%)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劉琪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裡有圈內最大的互聯網金融記者群
這裡有圈內最大的公關、市場交流群,
這裡會定期舉辦行業線下交流活動。


※比特幣硝煙之下:過往入局者們在恐慌撤退、瘋狂抄底與積極鼓吹中徘徊
※美團回應律師舉報:已和錢袋寶完成整合,合規運營
※母公司SPI暫躲退市危機 綠能寶逾期兌付能否柳暗花明?
TAG:互金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