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生活細節處處皆皆學問

南懷瑾老師:生活細節處處皆皆學問

父親對我們的教育,不只在課堂上,不只在書本里,更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他會隨時隨地指點你、糾正你。例如,有學生在我們家吃飯,菜燒好後陸續端上桌,父親回來後,若看到有學生在客廳坐著等吃飯,不去幫一下忙,就會很不高興地說:「怎麼不過去幫忙擺碗筷。」其實,父親也是在教育學生,希望他們不要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凡事都要自己動手,才會豐衣足食。

父親總是會從這些細微之處入手,教導學生們一些會受用終身的道理。據古國治自己說,他以前跟著父親到輔仁大學上課,每次下課,都會幫父親提皮包,之後,父親會帶著他去館子吃飯,而且父親會叫他把東西全部吃完,不浪費糧食,教導他要懂得惜福。古國治吃飯時會發出聲音,父親也耐心地糾正了他。吃完飯後,古國治就到路口叫一輛較乾淨的計程車。每次坐計程車,父親為了不給司機添麻煩,都只是搭到巷口就下車,然後再自己走進去,因為回家路上的那個巷子小,倒車不易。因為父親很受人尊敬,所以好多人都曾請自己的司機送父親回家,父親雖不願意佔別人的便宜,但那是別人的一番心意,父親也不好推辭。於是每次父親下車後,都會給司機塞小費,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父親的朋友有的年事已高,但是偶爾還是會抽空來看望他。有老朋友看望,父親自然很高興。待到客人回去時,父親雖然因為自己也不是很方便,不能親自送他們,但是他一定會要古國治代他送到樓下,並且吩古國治帶上錢,替他們叫輛計程車。古國治以前送客人走的時候,都會讓客人先走認為這是禮貌。下樓時也是如此。但是父親知道後,便糾正他,說道,下樓和平常走路不一樣,在走樓梯時,一定要自己先走在前面,這樣的話,即使客人滑跤了,也可以在下面擋住,不至於讓客人受傷。然後再半側著身子,手攙著客人,一步一步下樓。父親就是這樣一個既貼心又細心的人,事事都考慮得如此周到。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父親很注意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時時處處都要替別人著想。他總說,學佛要在這些地方留意,慈悲不是掛在口頭上講的。有一次,古國治與父親一同過街,被父親罵,怎麼不懂得護著我,替我注意車輛。父親是通過這些糾正細枝末節之處的行為舉止來教育大家,希望大家能時時注意關心別人、體貼別人。

《父親南懷瑾》

更多關注南先生語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很多人受南懷瑾老師影響心向佛教,念大悲咒
南懷瑾老師能把預測學運用自如的原因,歸納出4點
南懷瑾老師保持微笑的秘訣
南懷瑾老師進一步闡明了對預測學的態度
南懷瑾老師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品德修養和為人處世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