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愛,是自愛
好報原創作品,作者:報大人
這是報大人「每天寫一篇字」計劃作品
1
今天晚餐,一對來雙溪學畫的寶媽和我聊天。
她們和我探討著自由生活的話題。都嚮往著自由,所以得空了來雙溪學畫。
其中一位寶媽說,追求自由,但責任也很重要。
她說,她就受不了身邊有朋友離婚這件事,對孩子傷害太大了。
我問,不離婚就是對孩子好嗎?
她說,我沒看到過有離了婚後孩子還好的。孩子總是會受一個問題的困擾,
「
爸爸哪兒去了
」
,或者是
「
媽媽哪兒去了
」
。
這也是大多數
80
後、
70
後甚至更老的人所持有的觀點,為了孩子,不離婚。
「
為了孩子
」
,這是多麼正當甚至高大的理由。
然而,果真如此么?
為了孩子勉強在一起湊合的父母,難道孩子就看不出他們的不幸福嗎?
難道為了孩子勉強在一起,就是對孩子最負責任的方式嗎?
2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與其說
「
負責任
」
是最重要的,不如說
「
做好榜樣
」
是最重要的。
那麼父母應該做怎樣的榜樣呢?
為了孩子,湊合自己的人生,沒有愛,卻還要捆綁在一起,這是好的榜樣嗎?
在我看來,這固然能夠延續一個完整的家庭,但這種沒有愛的家庭,或者父母只是將愛傾注給孩子,卻缺乏夫妻之間的家庭,難道不是給孩子在樹立一種負面榜樣嗎:愛自己是不重要的,夫妻之愛也是不重要的,只有對孩子的愛才是重要的。
況且,勉強湊合的夫妻,如果要說對孩子有多麼愛,我也是表示懷疑的。
一個連自愛都做不到的人,還怎麼樣對孩子展示令孩子欣賞的愛呢?
一個自己苦逼一輩子,卻將任何一點好東西都要留給子女享用,生怕子女受一點苦一點累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固然他的愛是偉大的,是自我犧牲的,但這樣的愛,除了讓有良心的子女會對父母的愛感恩戴德、或懷有心痛之感外,並不會對子女起到真正良好的人生示範作用。
因為人生最重要的愛,是自愛。
一個連愛自己的意識都缺乏,愛自己的能力都不夠的人,他的生活是枯萎的,這樣的人所付出的愛,只是一種貢獻精神,卻無法示範很好的人生。
所以真正了不起的父母,是非常愛自己,很認真地追求自己人生的夢想,並進而兼顧到子女所需要的有。
我相信一個令自己感到驕傲的父母,遠勝於一個令自己感到慚愧的父母,對於子女的心靈建設所起到的作用。
父母是快樂的,父母是擁有創造美好生活的人,子女也差不到哪裡去。這種從小到大潛移默化的教育,遠大過言教,和一味奉獻自己人生的愛。
我也見過一些人回憶自己的童年時說,父親和母親吵了一輩子,在一起不幸福,但為了孩子,湊合著過。這帶給孩子的童年陰影是巨大的。因為父母的問題,往往會轉移到孩子的身上,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有問題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需要從別的地方學習另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比起直接來自父母的影響和教育,要難得多。
3
80
後,
70
後甚至更老的一代人,從小接受的是
「
責任
」
教育。
他們從來沒有真正接受過生命教育,美的教育,沒有將
「
如何體驗世界的美好
」「
如何擁有幸福的人生
」
作為人生里重要的教育課題。
說白了,這種背景成長起來的人,天生就缺乏自愛意識,固然人都有為自己的一面,但強大的社會教化,早已讓他們瞻前顧後,並成為某種生命流水線上的一個部件。
這種流水線就是:幾歲時就要開發智力,開始成為各項知識的接收機器,讀書時就是為了考試,讀完大學後,就要找工作,面臨就業壓力,職場競爭,然後是結婚,生子,培養子女,贍養老人
……
似乎沒有一刻,是真正為自己而活。
4
所以我可以理解文章開頭提到的寶媽對關於自由生活和婚姻生子天生矛盾的態度。她順著社會主流意識,在生命的流水線上一步步被推向前,從來沒有真正接受過生命本身的教育,沒有以真正獨立的個體思考過
「
我要怎麼活
」
,直到結婚,生子之後,自然也會被生命這個階段的責任感推著向前
……
雖然她有猶豫,也希望按自己的心意去自由生活,但由於此前的人生中她可能從未真正按自己的心意去思考過自己的人生,根本沒有訓練過獨立生存和自由生活的能力。那麼,到了
30
多歲成為一位寶媽後,再去重塑自己的人生,就顯得無比之難了。
5
生命最重要的愛,是自愛。
連自愛能力都沒有,自己的生命體驗都不鮮活,不豐富,談其他的愛不就是蒼白的嗎?
這是生命的一個基本命題。
然而,這樣的基本命題,在這個社會中卻很少聽到,甚至可能被當作異端邪說。
因為我們的課堂教育顯然不是這樣的。
我們一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就被教育要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老師,愛朋友
……
唯獨
「
愛自己
」
這樣的聲音,鮮少聽到。
這不,在傳統文化教育有所復興的當下,
「
弟子規
」
這樣的東西又被當作重要的教育素材出現在課堂里。
比如,今晚我在雙溪一所中學參加的中秋文藝晚會,其中一個節目就是
——
一群學生站在舞台上,集體背誦
「
弟子規
」
。
「
弟子規
」
教人禮儀和人際規範,這固然沒錯,但如果課堂上一再重複的是這樣的一套做人觀念,而不是
「
自愛教育
」「
生命教育
」
,這樣的教育難道不是捨本逐末嗎?
所以,從教育的角度上講,我覺得,現在的中國人,要變成一群首先懂得自愛、尊重個體生命體驗、讓生命煥發燦爛光彩的人,還差著很遠的距離。
報大人:好報主編。為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讓文字像打開自來水一樣自然流淌,現正在堅持每天寫一篇文字。
進入我的個人公號,閱讀「每日寫一篇字
」
計劃的一篇作品:我為何自毀前程,放棄高大上職業,當一個自由人
可隨手關注公號「報大人」,
第一時間看到報大人每日一文更新!
本文由好報原創。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
一生那麼短,
為何碌碌度過
好報
每個生命都要發光!
長按二維碼關注
↓↓↓↓↓↓
好報30天寫作群,開始報名了!
寫作,是改變個人處境最好的方式
好報30天寫作群第21期報名入口
↓↓↓↓↓↓


※沒有寫作的日子我感覺特別空虛,簡直是一無所有!
※始於順治年間的三百年傳承的古法釀造工藝,不是穿越,只為現代人釀出一滴滴三百年前的醇香
※這個老頭才是真正的美國偶像,他把每個男人的春夢,過成了自己的一生
※你不要約我去旅行了
TAG: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