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63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63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星雲大師

【智慧文集63】

《拙處力行》

「巧」與「拙」,一般人皆喜歡巧,不喜歡拙。

但是,巧言令色、巧詐虛偽、巧取豪奪、投機取巧,巧得心機太深,巧得花樣太多,不但不能讓人欣賞,反而令人感到可怕。所以,不是真正的「巧」,不如「拙」比較好;「拙」就是實在、至誠、本分,就是按部就班的「拙處力行」。

鄭板橋一生服膺「難得糊塗」的人生哲學,此即所謂「取巧」不如「養拙」。一個人若能「心細身拙」,有時候更比靈巧重要。

「巧」來自於「拙」;「巧」要能巧得「妙」、巧得「奇」。例如:把「笨手」變成「巧手」,把「愚言」變成「巧言」,把「邪思」變成「巧思」,把「惡計」變成「巧計」;甚至「巧學」、「巧心」、「巧行」,乃至做一個「巧婦」、「巧匠」、「巧人」等。但是,如果不能「巧」,則還是「拙處力行」來得踏實。

俗雲「熟能生巧,勤能補拙。」世間上沒有一步登天的好事,凡事都必須按部就班、力行實踐。所謂「一步一腳印」、「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基礎不紮實,或是懈怠疏懶,則如氣功師練功,一日不練,十日無功;十日不練,百日無功;時斷時續,斷送氣功。如果是鋼琴家,則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外行知道。如果是一個作家,也要勤於寫作才能進步,否則寫作不勤,就會一日不寫,筆重十斤;兩日不寫,筆重百斤;三日不寫,筆重千斤;久不動筆,筆重萬斤。一旦「筆重萬斤」,則表示不能再寫作了。

所謂「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愚時才是賢」;要得巧功,必先付出許多笨拙的苦功。現代人不注意「拙處力行」,例如軍隊未能刻苦訓練,怎能沙場取勝?學子不用心苦讀,怎能金榜題名?科學家也是要經過百千次的實驗,才能有所發明;工程師繪圖,也是要不厭其煩的修改,才有傲人之作傳世。

真正的笨拙就是靈巧的根基,真正的靈巧是從笨拙中增長的。所以,修行的人不要希望當生成就;是薄地凡夫,那能容易立地成佛?農夫種植,也要一鏟一鋤的耕耘;機紡巧織,也要一經一緯的紡紗。速成的東西總不能持久,能從「拙處力行」,做人才能彌久芬芳,做事才能歷久成功。

《迷悟之間》簡介

《迷悟之間》是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上連載的極富感染力的小品文。這一千餘篇美文為大師歷時四年寫就,囊括了人生、社會、職場、生活、勵志、修身、成功、智慧、讀書、信仰、做人、處世等方面的內容。是難得的勵志經典,也是台灣的金牌暢銷書,全球銷量已逾二百多萬冊。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平台自營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不要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
聖嚴法師:「學佛越久離佛越遠」是真的嗎?
學誠法師:悟透一件事 終身不生氣
凈界法師:心住在外境的二個過失
為什麼法布施不是以居士為主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