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薛向,只是傳說中的小人

薛向,只是傳說中的小人


回復「

揭秘

」,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




1


  


王安石變法,對於北宋中後期的名臣宿儒來說,都是一趟渾水,誰趟過誰沾上污跡,發臭發黑。


  


甚至觀望者也或多或少被牽連,只好自認倒霉。


  


如宋哲宗時期的監察御史所說:元佑年間的輿論,一味指責熙寧變法和前朝改革派;我們今天的時局,又把元佑保守派當孫子。這兩種情況都是矯枉過正,有失公允。


...........................................................................................................................


...........................................................................................................................





  



別的人先不說,即使品德方面最少爭議的王安石和司馬光,都不得不被人詬病。王安石先被領導韓琦誤解為尋花問柳不務正業,後被蘇軾父親指責為姦邪誤國,死後千年仍然爭議不斷;司馬光因元佑黨人首領的地位被蔡京拉上黑名單,又被後來人罵稱喪權辱國老邁無能。


  


其他人呢,也在不同時代受到不同的評價,一方主政另一方就釘上恥辱柱。其中,保守黨還好,在更多時間裡他們被視為正人君子,受到知識分子的尊敬與布衣百姓的膜拜。

  


中華民族的政治史,穩定守成之時占絕對多數,改革或變法只是曇花一現偶爾有之。


  


因此,那些參與王安石變法的改革派就長期被官方輿論壓制,久久不能翻身,直到他們的面目在大家眼前模糊起來。時至今日,多數人對那一批改革家的印象還是這樣:呂慧卿忘恩負義出賣同僚,呂嘉問目無尊長賣主求榮。李定忤逆不孝不守母喪,章惇冷酷無情傷害親朋。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如果說以上諸君被醜化,還有些自身問題,那曾經負責變法商貿問題的總指揮薛向,他被指控為小人,就有點莫名其妙。


  


我們尋遍青史,看到對他不利的內容,全都在評論板塊,而史料記敘的方面,幾乎只有這位仁兄的政治作為和歷史貢獻。




(圖)王安石變法,李學峰、吳瓊文、龔建軍(繪)

  




2

  


薛向得官是因為祖父和父親的恩蔭,這一點我們毫不諱言。可是他成為中央要員,則得益於自身過硬的政治才幹和早年從政的優良業績。


  


後來加入王安石團隊,完全可以說是機會遇到了有準備的人,他憑藉古代士大夫極為不恥又很不擅長的理財本領,走進中樞,大展身手,建功立業。


  


宋史中說他:干局絕人,尤善商財,討算無遺策,用心至到。在朝令夕改的政治變革時代,這算是非常中肯的評價了,可它並不是主流,主流意見來自士大夫的口中,來自那雪花般飛往皇城的奏疏。


  


比如:薛向急進希功,貪狡刻薄之人。


  


比如:善結權貴,致位至此。

  


最狠毒的是御史知雜事劉述,非常情緒化地給神宗皇帝寫了摺子,奏疏中把薛向說得罪大惡極、罄竹難書,他說:薛向的罪惡呀,朝廷內外咬牙切齒,陝西一帶的人恨不得將他大卸八塊,白天吃其肉,晚上睡其皮。陛下還不能醒悟嗎?


  


到底是什麼,讓這些嫉惡如仇的檢察官們把薛向當作腌臢小人,恨不能殺之而後快?


  


或許有三個原因。


  


首先,薛向主持推行均輸法,這是經濟管理工作,可在傳統士大夫眼裡,理財行為是盤剝百姓、與民爭利,薛向對此樂此不疲,可見他邀功求賞、妄為人臣。要知道,在司馬光等人的眼裡,商鞅是個冷酷無情的壞蛋,桑弘羊是個帶壞皇帝的騙子,薛向的工作性質從一開始就和假惡丑掛上鉤了!


  


其二,薛向行事作風剛強果斷,毫不遲疑,這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

  


第三點,他屬於王安石團隊,組織標籤隨身攜帶嘛。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安石團隊里王八蛋那麼多,薛向怎麼能是好人呢?其實不僅當時的保守黨官員有這種偏見。歷朝歷代都不乏此類案例,薛向的祖父薛顏就是這種腐朽觀念的受害者。


  


宋真宗時期的宰相丁謂是個溜須拍馬、私德有虧的小人,他倒台以後,那些曾經和他交好的官員,就被扣上黑帽子。丁謂是薛顏生命中的伯樂,曾多次推薦提拔薛顏,因此兩人關係很好。


  


薛顏去世以後,宋仁宗對大臣杜衍說:聽說那傢伙讓你寫墓志銘,你拒絕了,他可是跳樑小丑,你很有見識啊!


  


實際情況是,我們在史料當中也看不到薛顏有什麼難以釋懷的惡劣行為。




(圖)熙寧二年,王安石出任參知事(副宰相),在宋神宗支持下和呂惠卿、曾布等大臣開始實施保甲、保馬、均輸、青苗等新法。連環畫《東坡畫傳》,胡冕(繪)




3


  


薛向從早年就成熟冷靜,頗有做大事的風度。在京城做稅務官時,有胡商打著政府要員的旗號想要混水摸魚,他果斷扣留對方,並有理有據地將其責斥一番,案件迅速被破獲。


  


這種機敏與果斷,始終是他的人格魅力。


  


若干年以後,他在河北當最高刑事法官,武強縣有盜賊殺人越貨,辦案人員為了儘早交差,抓住六個平民並故意製造偽證。薛向得知以後義憤填膺、拍案而起,親審親辦,查明事實,保全了六個無辜者的性命,將投機取巧的辦案人員予以法辦。


  


這就是薛向,一個不怕出事不畏艱險的人。


  


其實,按這樣的劇情發展下去,薛向也許會像包拯一樣,成為老百姓心中大義凜然、鐵面無私的政法官員。可是,人生不像行星運轉,不會前後一致按軌道運行。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薛向遇到了比他更倔強果敢的江西臨川人王安石。


  


他們擦出的火花,將為風燭殘年的北宋王朝點燃最後一把火焰。這被財經作家吳曉波稱為古代東方經濟變革的最後一次探索,此後經濟變革的嘗試將轉移到大西洋右岸的歐洲國家。


  


其實王安石選擇薛向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早有準備。王安石自己是個銳意進取的人,所以十分反感那些謹小慎微、尸位素餐的官員。


  


薛向正是具有戰略眼光的人。宋仁宗嘉佑年間,薛向在陝西建言買馬,王安石發聲支持,還寫下三個贊同的理由:


  


一,直接買西北少數民族的馬,在陝西放養,讓馬保留野性。


  


二,陝西有足夠的荒原野地,在此養馬不會損害耕地,不會侵犯人民。


  


三,以薛向的能力來做這件事兒,妥了!


  


哈!這真有點一見如故、相知恨晚。


  


4


  


所謂均輸法,最要緊是八個大字:徙貴就賤,用近易遠。


  


一、不是固定不變地向各地征斂實物賦稅,而主要是在災荒歉收、物價高漲的地區折征錢幣,用錢幣到豐收的地區賤價購買上供物資,此徙貴就賤。


  


二、如果有多個地區同時豐收物賤,就到距離較近、交通便利的地區購買,此即用近易遠。


  


王安石這一制度設計的目的,是通過調節供求關係、平抑物價,以打擊富商大賈,減小貧富差距。可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當薛向走上發運使崗位的時候,他或許就想到了,這條路極有可能通向深淵,不過即使有一點光明的希望,他都不會放棄,畢竟,這是他與介甫共同的夢想。


  


千年以前,漢武帝聽從桑弘羊的建議,兩行均輸法,好的方面,它幫助國家度過了難關,壞的方面,它造成的物價飛漲使得百姓生活艱難怨聲載道。


  


不過,這些都不會成為實現夢想的阻礙。


  


所以薛向一心投入工作,開始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無論是擔任江淮等路發運使,還是升至三司使,他都駕輕就熟,幹得有聲有色。


  


看到老弱昏聵之人好酒慢公,推卸責任,他上書整肅綱運隊伍、裁減冗官。為了提高運輸效率、減少消耗,他引入適當的民間力量,以建立綱運隊伍的均衡機制。所建之功,不勝枚舉。


  


只可惜反對勢力太強,又不幸遇到天災,在雙重打擊之下,變法逐漸進入困局。到此時,敵人們開始反攻倒算,團隊內部也亂作一團。


  


年輕的呂嘉問當了市役司提舉官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不僅不把作為領導的薛向放在眼裡,還自作主張大肆斂財,使得變法之路越走越難。呂嘉問是名相呂夷簡的曾孫,重臣呂公綽的孫子,他的整個家族都是保守黨,只有他一人支持王安石改革,曾偷過二爺爺呂公弼批評變法的奏疏,拿給王安石看,因此被呂家人視為家賊。


  


呂嘉問是典型的官二代,他以為政府牟利為樂趣,有沒有中飽私囊我們不知。只知道,這種做法,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呂嘉問彈劾薛向阻礙市役司工作,宋神宗本來就對薛向沒有好感,因此順坡下驢,罷免薛向,將三司的長官換成另一位改革派幹將,也就是名士曾鞏的弟弟曾布。


  


薛向離職的日子是熙寧七年二月初九,這個時間離王安石第一次罷相真的不遠了,變法的基礎已經動搖,神宗的自信不復當初,反對派的力量愈加壯大,開封城外的流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龐大的大宋帝國開始搖搖欲墜了!


  


*作者:史斌傑,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地仙之祖」鎮元子,為什麼要與孫悟空結拜兄弟?
批評時政,拒草詔書,北宋為什麼有那麼多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
莊子的內涵段子,你不一定都懂!
漲姿勢!河東獅吼原來是這樣的!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