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五花八門的中藥名稱

五花八門的中藥名稱

中藥的名稱,五花八門,多有一定含義,或有特殊來歷。

中藥的外觀千姿百態,不少中藥就以外形特點來命名。人蔘的根部有些象人的形狀,牛膝的莖節隆起膨大,與牛的膝關節頗為相似;狗脊的根上有長長的黃茸,好象狗的脊背;龍眼那滾圓的樣兒,宛如「龍」瞪大了眼睛;鉤藤確實長出了鉤來,半邊蓮的花瓣是偏向一側的,百合那眾多的瓣,層層包含,真是百瓣抱合。

中藥的顏色,青黃黑白紅,各色都有,於是很多中藥又因色得名。

青色的如青皮、青黛;黃色的如黃連、黃柏;黑色的如黑丑、黑芝麻;白色的如白芷、白芨;紅色的如紅花、紅棗。菊花有黃菊、白菊之分;開紫花的犁頭草叫紫花地丁,開黃花的蒲公英叫黃花地丁;金銀花初開花時是白色,以後又變黃,所以用黃金與白銀來形容它。

中藥的氣味有香有臭,有的中藥還有特殊的氣味,都成為命名的根據。

臭梧桐、雞屎藤因氣臭得名;更多的中藥又因香氣濃郁而得名,如麝香、沉香、檀香、藿香、丁香等;魚腥草則因有魚腥味而得名。

中藥的味道,酸甜苦辣,樣樣都有,於是有些中藥又因味得名。

味酸的如酸漿草,味甜的如甘草,味苦的如苦參,味辣的如細辛,五味子則因具有幾種味道而得名。

有的中藥在不同時令而各有特點,因而又結合時令季節來命名。

夏枯草每逢夏至就開始枯萎;半夏在農曆五月問成熟,恰恰是夏季過了一半;忍冬的葉子,即使寒冬也不凋零。

因產地而得名的中藥就更多了。

北五味子因產於華北、東北而稱「北」;南五加皮則因產於江南各省而稱「南」,主產於四川的藥物大都冠以「川」字;主產於兩廣的則冠以「廣」字;雲南特產冠以「雲」字;浙江特產冠以「浙」字。

還有一些中藥是因功效而得名。

益母草常用於治療婦女疾病,舒筋草善於舒筋止痛,決明子用以明目,石打穿用於消散堅硬的包塊;何首烏則因有助於白髮轉青而得名。

由此可見,弄清中藥命名的由來,對於辨認不同的中藥,了解藥物功效,掌握藥物的特點都有幫助。

清代名醫徐靈胎在分析中藥特點時就說過:「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成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王不留行|第 349天
喝完中藥後渣不要扔,可以拿來「廢物再利用」
哪些人不適合吃白蘿蔔?
你可知,中藥亦可成詩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