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以為古代唐朝是最繁榮的?其實是被人稱「積貧積弱」的宋朝!

你以為古代唐朝是最繁榮的?其實是被人稱「積貧積弱」的宋朝!

「積貧」指長期的貧困。錢穆說:「宋代……內部又終年鬧貧,而且愈鬧愈凶,幾於窮得不可支持。」宋代真的「積貧」到這等程度嗎?

宋代的歷史上,有許多看似矛盾的現象,存在著廣闊的認識空間。比如說,中國主要朝代的創業君主中,真正由職業軍人出身的只有趙匡胤。然而,趙宋王朝偏偏以對外軍事作戰不競不振而著稱。趙宋朝廷傾向於務實,卻造就了許多或嚴謹或浪漫、多才多藝、長於思辨的傑出歷史人物。對於當時政治局面的特性,有學者批評為君主專制獨裁,也有學者認為是中國帝制階段中「思想最為自由」的時期。

財政入不敷出是皇帝刻意製造的假象!宋代政府財政經常出現赤字。但這並不代表入不敷出。宋代中央收入除了政府的收入之外,還有皇帝內藏庫收入。它的收入達到政府收入的六分之一,並且不計入政府收入,財政部門也無權過問其收支。將這一部分計入,宋代不存在赤字問題。在政府財政困於「入不敷出」時,皇帝就將內藏庫中的財富「借」給政府,達到收支平衡。這正是宋代皇帝控制政府財政的一個手段。是在入大於出的情況下人為製造出了財政赤字假象。

認為宋朝「積貧」的一大證據,是認為宋代政府開支巨大。誠然,宋代政府確實開支廣大,但要看到這些開支用在了什麼地方,起到了什麼效果。開支大並非是「積貧」的代名詞。

以往漢唐政府徵發百姓服勞役,都是由百姓自備口糧,國家並不負責,而在宋太祖登基後就「特令一夫日給米二升,天下諸處役夫亦如之,迄今遂為永式」(《宋朝事實類苑》卷21)。自此之後,這類徵發都由國家供給民夫口糧。同時面向社會僱傭勞動力承擔勞役,在官府每天負責其口糧之外,還要支給工錢。當時有大臣甚至認為官方僱傭勞動力的工資比市場價都高。

兩宋綿延316年,在中國自秦統一之後的大王朝中,僅次於兩漢排在第二。

錢鍾書曾說: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幾個時代一向是相提並論的,文學就說「唐宋」,繪畫就說「宋元」,學術思想就說「漢宋」——都數得到宋代。啟蒙主義思想家嚴復說:「若研究人心、政俗之變,則趙宋一代歷史最宜究心。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不具論,而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南宋時,農業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獲得了顯著進步。一是農器種類繁多,王禎在《農書》中所記載的農具就達到105種之多,明清時期所使用的農具在南宋時都已出現。主要農具在結構上也有所改進,尤其是唐代發明的曲轅犁,到南宋時更加靈活輕便,適宜於在水田耕作。

犁鐫、犁壁作了分工,使犁起的熟土在上,生土在下,有利於作物生長。使中國傳統時代的犁耕達到了完善的地步,並一直沿用至今。

二是農具的改善和應用。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代由於礦冶業、金屬加工業的發展,「炒鋼」、「灌鋼」法的成熟等,從而使鋼刃熟鐵農具的創製及推廣。這種鋼刃熟鐵農具不僅堅韌鋒利,而且輕巧耐用,適應性強。可對付蒲葦、蘆根等無堅而不摧的犁刀,「其制如短鐮,而背則加厚」,創製於北宋,而到了南宋初已普遍用作開荒或耕地農具。南宋因水田增多,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因此在灌溉工具的改進和普及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當時水車的種類不下6種。而最為普遍的翻車,經過東漢一千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藉助風力、水力、自動翻轉的筒車,這種裝置在農村中已廣泛使用。「象龍喚不應,竹龍起行雨,聯綿十車輻,伊軋百舟櫓。轉此大法輪,救汝旱歲苦。橫江鎖巨石,濺瀑疊城鼓。神機日夜忙,甘澤高下普。老農用不知,瞬息了千畝」,記錄了筒車自動轉水的景象以及對農業的巨大作用。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普及,不僅提高了勞動效率,還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我們的教科書一直說宋代是個「積貧積弱」的時期。「貧」指國力、財政上面的貧乏困窘;「弱」指在對外競爭,特別是軍事競爭中力量薄弱。

  但美國學者費正清認為,北宋與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考任何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主焦點就在宋代,不管是在應用科學方面,還是在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被馬克思稱為「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其關鍵改進期、應用普及期及向外傳播期都是在宋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時期的軍隊真的像我們想的那樣羸弱不堪嗎?
為什麼宋朝沒有和金國聯合起來抵抗蒙古,而是聯蒙滅金?
遼金向南宋求和如果成功,南宋也就不會滅亡了
元朝剛開始並不想滅亡宋朝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