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在《極限競速7》中不僅有豪車 還有這樣古老的傳奇

在《極限競速7》中不僅有豪車 還有這樣古老的傳奇


點擊上方「遊民星空」關注我們




  美人香車、鮮衣怒馬——想必再低調的少年也都曾做過這樣的美夢。為了圓玩家們的少年夢,《極限競速7》也是煞費苦心,設計師們搜遍世界名車超跑,只為讓玩家們在遊戲中體驗一把速度與激情。



  更為另類的是,《極限競速7》中並不僅僅有今日活躍在賽道上的各類跑車,還讓一些頗具歷史意義的「老爺車」在遊戲中重登賽道,它們當中有的曾經沐浴過諾曼底前線的槍林彈雨,有的還曾與傳奇車王法拉利共同征戰賽道,本身就是傳奇、藝術與科技三者的完美結晶。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在《極限競速7》當中重獲新生的「老馬」。




軍用威利斯MB




  「它像狗一樣忠實,像騾子一樣強壯,像山羊一樣敏捷」。——戰場通訊記者EmiePyle






  1940年6月,正值二戰如火如荼之際,美國陸軍向全美135家汽車製造商發出競標通知,他們正尋求一種「輕型偵察車」,並列出了詳細的車輛要求。為了得到這份訂單,威利斯-奧弗蘭、美國班塔姆汽車製造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等等汽車業巨頭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世界上第一輛SUV——軍用威利斯MB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1941年3月,由威利斯公司出品的最早的標準化「吉普車」威利斯MB投入量產,它們在二戰中大放異彩,跟隨盟軍將士從北非一路進軍至柏林,在二戰戰後也是紅遍全球。這些車型被稱為GP(General Purpose的縮寫,意為多用途)汽車,也因此就有了Jeep這一傳奇名號的誕生。






  由於這些「GP」具有完美的通用特性,美軍在二戰時為每一個步兵團都配備了數量多達145輛的威利斯MB車型(同期的還有福特公司出產的GPW),它們可以擔當電纜鋪設車、消防車、指揮車、傷員救護車、拖拽車輛,裝上鋼輪後甚至還能拉動列車車廂。Jeep威利斯MB及其姊妹車型在二戰期間一共生產了64萬輛,佔美國戰時全國輪式汽車產量的18%,其中約有30%的產量都提供給了蘇軍和英軍使用。





   這64萬輛「Jeep鼻祖」並沒有任何發動機序列可言,它們搭載了2.2L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45kW(61PS),峰值扭矩115Nm,3速手動變速箱具有低速加力擋,分時四驅系統能在後驅/前驅間切換。由於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硬指標都非常可靠,再加上車輛僅重1040kg,這台戰車可謂是真正的全地形車——就算扛了無後坐力炮或者重機槍也是一樣。



  在諾曼底登陸作戰當中,威利斯MB就是士兵們生還的希望。儘管在登陸場龐大的海陸空裝備之中,威利斯MB似乎並不顯眼,但它卻是奪取勝利果實關鍵的一環。它沒有任何一件與極速到達目的地這一使命無關的零件,2032mm近端軸距讓它可以迅速地掉頭和轉向,躲避地方近距離攻擊火力,而無門的設計則是讓士兵們秒速上下車的必備選擇。在戰後,就連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都曾表示:「Jeep、飛機和登陸艇是我們贏得正義與自由的三大武器。」




  如今,在《極限競速7》的賽道上,儘管你不在需要面對納粹瘋狂傾泄的彈雨,但是老夥計威利斯MB依然可以載你盡情馳騁,它忠實可靠,穩健敏捷,絕對不會背叛你的期待。




阿爾法羅密歐P3



  汽車產業的並不能算是歷史悠久,但是其間的歷程絕對精彩絕倫。為數眾多的天才明星競相登場,直至今日,他們靈感的火花還是讓我們驚嘆不已,而他們傳奇般的名號也隨著他們所創立的汽車品牌流傳百年。人稱賽車之父的恩佐·法拉利就是這些巨星中的頗為閃亮的一顆。







  時間回到1932年,恩佐·法拉利還在義大利車廠阿爾法?羅密歐旗下擔任車隊經理。也就是在此期間,他與著名設計師維托利?奧哈諾(Vittorio Jano)聯手設計了阿爾法·羅密歐P3賽車。出自奧哈諾之手的阿爾法·羅密歐P3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單座GP賽車,它搭載了8缸發動機,整車許多細節均經過改進,總重量僅為680公斤。與此同時,車隊也簽下了當時的車王塔日奧·努沃拉里。好賽車加上優秀車手,法拉利當時的東家阿爾法·羅密歐也意識到他們遇到了創造歷史的絕佳時機,最終他們也的確沒浪費這對天作之合,趕在1932年歐洲大獎賽之前,阿爾法·羅密歐於當年6月發布P3賽車,併當即決定使用P3參賽。






  阿爾法羅密歐理應為他們的決定感到驕傲,下半個賽季塔日奧·努沃拉里與Rudolf Caracciola駕駛P3賽車先後奪得6次冠軍,其中更是包括義大利、法國和德國三站Grand Prix大獎賽冠軍,紅色浪潮席捲了賽場。




  然而天不遂人願,就在車隊士氣大振,決定在1933賽季大顯身手的時候,阿爾法·羅密歐公司內部的財務危機已是積重難返。過分注重汽車賽事的發展戰略使得公司名氣雖然很大,在民用車市場卻鮮有作為,甚至險些將公司拖垮。時值上世紀30年代歐美陷入大規模經濟危機,蕭條的大環境使得許多企業難以自保,更別提向阿爾法·羅密歐伸出援手了。無奈之下,義大利政府決定將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公司收購,以解燃眉之急。財務問題困擾公司半年之久,直到1933年8月,阿爾法羅密歐才得以解禁參加比賽。







  只不過此時的阿爾法羅密歐車隊早已不再是原來的樣子,破產風波期間,恩佐·法拉利建立了名為斯庫德里亞·法拉利(Scuderia Ferrari)的新車隊,當年它的地位相當於阿爾法·羅密歐車隊的分支機構,使用相對老舊的阿爾法羅密歐8C 2300 Monzas賽車,塔日奧·努沃拉里也搖身一變成了法拉利車隊的一員。不過儘管由於資金問題錯過了前25站比賽,車隊里的兩位車手還是在此後贏得所有剩餘11場比賽中的6場,這其中便包括兩場非常重要的Grand Prix大獎賽冠軍。



  1934賽季,阿爾法羅密歐將P3賽車尺寸進一步加大,當年它代表法拉利車隊拿下Grand Prix大獎賽四站冠軍,重新在賽場上颳起「紅色旋風」。這一年,P3賽車共贏得35場大獎賽中的18場,勝率超過50%。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梅賽德斯及Auto-Union(汽車聯盟,奧迪的前身)車隊的崛起,1935賽季Grand Prix大獎賽競爭異常激烈。前六站冠軍幾乎全部被這兩支車隊包攬,到了紐博格林,冠軍似乎早已是德國人囊中之物。儘管形勢對阿爾法羅密歐極為不利,義大利人卻從沒放棄希望,他們總結此前失敗經驗,對賽車進行一系列改造升級,參加紐博格林站比賽的P3賽車擁有一台3.2L直列八缸發動機,有著與賓士W25一較高下的能力。







  然而勝利不會來的這麼容易。就在努沃拉里一路領先的時候,他的P3賽車突遇爆胎事故,不得不進入維修區更換輪胎。駛出維修區後,努沃拉里的領先優勢已蕩然無存,然而他卻從沒想過放棄比賽,接連超越幾個對手後,他緊跟在駕駛賓士W25的Manfred von Brauchitsch身後,排在第二的位置。此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眼看比賽已經進入最後一圈,領先的賓士W25賽車卻同樣因為爆胎而不得不退出比賽,在30萬名驚詫的德國觀眾面前,阿爾法羅密歐贏得紐博格林站大獎賽冠軍。1935賽季,經過改造的P3s賽車在其參加的全部39場比賽中取得16場勝利,成為阿爾法羅密歐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傳奇賽車。




  阿爾法·羅密歐P3賽車傳奇般的歷史讓這輛賽車鮮紅的塗色顯得更具浪漫色彩,當你在《極限競速7》的賽道上駕駛它時,也許你會聽見它原始卻強健的引擎依然在訴說著法拉利、努沃拉里的傳奇故事。




1939 Auto Union Type D




  說完了法拉利車隊的傳奇,我們不妨再來看看與法拉利同時代的好對手Auto Union旗下的「銀箭」——1939 Auto Union Type D。由於種種原因,時至今日這類跑車全世界也僅僅剩下5輛,但它的故事可絕不會被賽車迷們遺忘。




  1932年,奧迪、霍希、DKW和Wanderer合併成為了Auto Union汽車公司。1933年,德國總理希特勒在柏林車展上宣布了兩個計劃,(暫且撇開他在戰爭上留下的痕迹,希特勒之於汽車工業還是有一定的推進作用):一,打造一部人民大眾的汽車。顯然,這個任務被之後的大眾公司圓滿的完成,就是甲殼蟲Beetle;二,開展一項由國家贊助的汽車運動項目,以進一步推進高速發展的德國汽車工業。而這第二項任務,最開始則由賓士一家牽頭展開。




  Auto Union主席Baron Von Oertzen必須不能放過如此的好機會,正需要一輛全新的汽車來證明自己的時候,機會恰巧來臨。他與年輕的費迪南德·保時捷共同推出了只有750公斤重的P-Wagen賽車項目。在保時捷先生與希特勒的再三溝通下,終於,希特勒接受了保時捷的建議,為了德國的榮耀,可以由兩家公司來共同完成其所宣布的任務。




  至此,本來可以由賓士獨佔的全部支持資金,被Auto Union分掉了一半,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三叉星和四環在日後的賽場上,總是要拼得你死我活。







  不過Auto Union並沒有讓大家失望,它在賽場上充分展現出了自己的強大,讓對手不能小視。1934到1939年,被稱為「銀箭」的Auto Union的Type A到Type D型賽車名聲大震,Auto Union賽車在1935-1937年間總共贏得了25場勝利,尤其在1936年,四環標誌更是統治了賽場。




  所有為Auto Union駕駛賽車的四名車手,在描述Auto Union賽車性能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賽車操控的苦難,但也同時肯定了它異常強大的性能--即便在時速160km/h的時速下,依然會遭遇到加速所產生的輪胎打滑現象。




  Auto Union賽車所使用的機械增壓引擎,最大功率可以達到550馬力,低轉便可爆發超強扭矩,著名車手Rosemeyer曾經只用單一擋位環繞紐博格林賽道一圈,就是為了驗證引擎足夠的可靠。同時,Auto Union「銀箭」與賓士不同,它的油箱設計在車身中央,駕駛員身後的位置,因此車身的前後配重不會因為油量的增減而改變。







  合併所帶來的利好是顯而易見的,1933-1939年間,Auto Union不僅銷售額成倍增長,僱員也達到了數以萬記,摩托車和汽車的年產量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Auto Union在全球範圍內所取得的專利數量超過3000個,它似乎正是現代汽車集團化的雛形。




  遺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Auto Union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Auto Union的所有車間在二戰中成為了重要的軍工工廠,後期遭到了必然的轟炸和嚴重毀壞,並在臨近戰爭結束的幾年中分別被美軍以及蘇軍佔領。期間,只有DKW的工廠幸運的保留了下來。直到1949年,Auto Union才在巴伐利亞政府的貸款資助下重新建立。







  到了今天, 「Audi Tradition」,奧迪公司的遺產部門,宣稱世界現存5台原始Auto Union賽車。這些賽車大多也都歷經波折,留存下來實屬不易,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收藏家們眼中的珍寶。如果你在《極限競速7》當中解鎖了1939 Auto Union Type D,還是多加留心,好好保養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民星空 的精彩文章:

內存價格漲上天際 打算升級的你或許很難等到春天
小島秀夫工作室推出3款新手辦:最貴一款超2200元
遊民專欄丨我去了趟香港,想和你們分享有關遊戲的所見所聞
真情懷!《中華小當家》漫畫復活 新連載公布
微軟宣布《帝國時代:終極版》跳票 2018年初發售

TAG:遊民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