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你知道怎麼用穴位貼敷來預防咳嗽和哮喘嗎?讓我們從它的歷史淵源談起

你知道怎麼用穴位貼敷來預防咳嗽和哮喘嗎?讓我們從它的歷史淵源談起

中醫學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重於治的思想,穴位貼敷則是傳統有效的中醫治未病方法之一。

穴位貼敷的運用最早記載在醫方專著《五十二病方》中,有用白芥子泥貼敷於百會,使局部皮膚髮紅以治療毒蛇咬傷的記載,這是貼敷療法的最早的雛形。此外,穴位貼敷也是古代天灸之一,而天灸療法最早記載於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天灸療法開始應用於臨床始見於宋·王執中《針灸資生經》,即用旱蓮草外敷治瘧。明清時期穴位貼敷位貼敷療法有了新發展,清初名醫張璐的《張氏醫通》詳細記載了採用白芥子散貼敷背部輸穴防治肺系疾患的方法,這也是現在盛行的穴位貼敷防治肺系疾病的理論源流。

《張氏醫通》記載的白芥子散是採用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共為末,加入麝香來調敷肺俞、膏育、百勞等穴治療冷哮,也是目前應用較多的穴位貼敷藥物配伍。

穴位貼敷的相關經絡理論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經》時代。《靈樞·四時氣論》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此外《素問·八正神明論》亦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說明針灸的根本在於調氣,而四時不同,人體之經氣部位也有所不同,故針灸法則也受四時季節更替及日月星辰變換的影響。穴位貼敷作為天灸的一種,也需要睽度氣血之所在以施行敷貼。

《內經》對四時經氣也作了很多詳盡的論述,如《素問·四時逆從論》曰:「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靈樞·終始》亦曰:「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靈樞·本輸》曰:「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藏之所宜。」以上都指出因四時季節不同,經氣的位置也會不同,體現了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中醫整體觀念。

黃帝內經

穴位貼敷是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一種傳統而良好的療法,具有深遠的中醫理論淵源。近年穴位貼敷療法受到了極大的支持和推廣。臨床研究中,除了肺系疾病的咳嗽、支氣管炎、哮喘外,還有一些運用於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肩周炎、寒濕泄瀉、痛經等疾病的臨床療效研究,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特邀作者:天津市寶坻區中醫醫院龐德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黃繼斌 的精彩文章:

秋天已至,風燥傷肺,乾咳連連,哪兩個方潤肺止咳效果好?
老生常談的作息規律問題,三個科學家深入研究之後拿下了諾貝醫學獎!
夏季汗出身熱口渴,中醫經方的解決之道
中醫所說的衛氣營血辨證的是什麼回事,你想認真了解一下嗎?
傷寒雜病論是由桂枝湯展開的世界,此方是開啟經方的第一把鑰匙

TAG:醫師黃繼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