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之前讓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為何諸葛亮死活不聽
眾所周知,諸葛亮絕對是三國時期排名第一的軍事大神,不管是兵法,陣法,還是用兵之道,他都是首屈一指,雖然最後他沒能幫助劉備一統漢室天下,但是他的功績是歷史所不能否決的。
公元221年,由於劉備執意東征,最終導致兵敗於夷陵,致使蜀漢國力大減,可以說是滿目瘡痍,不僅讓蜀漢賢臣及諸葛亮花費數年時間來修復,更是貽誤了北伐曹魏的最佳時機,這一切或許都要拜劉備所賜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劉備病重託孤大事於白帝城,臨終之前劉備問諸葛亮:「丞相觀馬謖如何?」諸葛亮則說:「我觀馬謖之才,堪稱當世之英才」劉備當時就否決了諸葛亮的觀點,劉備說道:「我觀馬謖,乃言過其實之輩,丞相要三思而用之!」
對於主公劉備的囑咐雖然諸葛亮當時是答應了劉備,但在後來諸葛亮北伐之時,仍然重用了馬謖,公元228年蜀漢國力日漸恢復,孔明認為此時,時機已經充分成熟,於是率領大軍北伐曹魏。
諸葛亮用兵,最擅肄兵之計,當年空城計就是他的得意之作。而面對曹魏大敵司馬懿,諸葛亮也絕對不敢藐視,孔明設疑兵於斜谷以此來迷惑曹魏軍士,而他本人則去攻打祁山。
這次北伐之時,在點將之時,諸葛亮不顧隨軍長史楊儀等人的反對,同時也將劉備當年的提醒拋諸腦後,執意提拔馬謖為參軍,讓其去鎮守糧草重鎮街亭,儘管臨行之軍諸葛亮任命平生謹慎的王平輔佐,但是馬謖在到達街亭之後便不聽諸葛亮之言,執意放棄諸葛亮的當道紮寨的戰略部署。曹魏大將,張郃,面對馬謖的戰略部署,只說了幾個字,果真是言過其實,不足為慮。
張郃斷馬謖水源,而山下王平又沖不上來,馬謖直接被張郃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最終馬謖慘敗於街亭,如此一來,蜀軍糧草被斷,諸葛亮不得不率軍返回蜀中,第一次北伐也就這樣無疾而終。
對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而言,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錯用了馬謖,倘若由趙雲去守街亭,絕對保證萬無一失!而張郃面對趙雲,估計也只有望而生畏了。
為何諸葛亮死活不聽劉備臨終之言,執意重用了馬謖呢?無非就兩個原因,一是客觀原因,蜀漢此時能用的謀士,善於統戰的人員確實是鳳毛麟角,不得以用了馬謖,二呢,就是孔明失算了,心想之前馬謖,「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如此戰略眼光,不至於犯如此低級錯誤,哪知馬謖竟然真的犯了這兵家之大忌!嗚呼。


※姜維平生最後一計,足以看出其學藝不精,徹底辜負諸葛亮重託
※此人是曹魏的掘墓者,姜維的剋星,鄧艾都拿他沒辦法
※劉備東征孫權時,為何諸葛亮死活不跟隨,13年前孔明已道明原因
※龐統開山第一計,孫權周瑜難望其項背,諸葛亮都服
※此人一眼看破龐統連環計,黃蓋苦肉計,此人謀略絕不在司馬懿之下
TAG:凡人侃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