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水滸傳》中的「80萬禁軍」並非吹牛,禁軍究竟是一支什麼軍隊?

《水滸傳》中的「80萬禁軍」並非吹牛,禁軍究竟是一支什麼軍隊?

【軍武次位面】作者:風林火山

幾千年來無數文人騷客都不吝筆墨地關注一支充滿神秘色彩的虎賁勁旅。皇帝出行時,他們全副武裝的排開儀仗,護衛在皇帝左右,盡顯皇家威儀,皇帝大閱時,他們又英姿颯爽的在御前引領三軍接受檢閱。這就是專門戍衛京師和禁宮,保護皇帝安全的軍中精銳——禁衛軍,人們習慣上稱之為御林軍。

縱觀中國歷史,禁衛軍人數最多的就是北宋時期了,《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林沖曾是「東京80萬槍棒教頭」,很多人都認為80萬的數字太過誇張,其實北宋時期禁軍數量堪稱中國歷史的巔峰,北宋初年全國軍隊只有37萬,其中禁軍就有19萬。到了宋仁宗時期,北宋軍隊總人數達到125萬,其中禁軍達83萬,所以「80萬禁軍教頭」並非空穴來風。

西漢環首刀

禁衛軍責任重大,為了保證戰鬥力,兵源選拔非常嚴格,只有那些武藝嫻熟,相貌堂堂的青年才能吃上禁軍的軍糧。漢朝時軍隊按兵種分為步兵、騎兵、水軍,當時步兵主要出自巴蜀地區,而由隴西勇士組成的騎兵戰鬥力最強。漢武帝的禁衛軍都是從這些地區選拔出來的,因此勇猛異常。正是有了這樣一支虎狼之師,漢武帝首開派遣禁軍出征作戰的先河,使其成為平定叛亂,剿滅匈奴的重要力量。

唐朝御林軍裝備的唐刀和明光鎧

幾千年來,禁衛軍中人才輩出,有的坐上的皇帝的龍椅,有的戰功卓著,名留青史,有的也留下一世罵名。不管怎樣禁衛軍都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三國時期的梟雄曹操本是禁衛新軍中的一名典軍校尉,隋文帝楊堅曾擔任北周御林軍的驃騎大將軍,而楊堅親自任命的「千牛奮身」後來就是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也曾擔任過後周的御林軍殿前都點檢。

中國人有貼門神的習慣,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兩位威風凜凜的將軍的來歷,其實這兩位門神的原型就是唐初的名將尉遲恭和秦瓊,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唐太宗御林軍的心腹將領,民間傳說這兩人都有驅鬼的本事,雖然太過誇張,不過也足見其勇猛。

左為尉遲恭,右為秦瓊

禁衛軍的使命註定這支部隊將不可避免的捲入到宮廷爭鬥中去,有時甚至能起到改變歷史的作用。如果你有機會到北京故宮參觀,會發現在隆宗門上居然殘存著一些箭鏃,這是200多年前邪教組織攻打紫禁城留下的痕迹。嘉慶18年夏天,北京一個叫天理教的農民組成的宗教組織蓄謀推翻清朝的統治,教主林清決定率領教徒在宮內太監的配合下攻佔紫禁城,由於這些人不清楚紫禁城情況,又相信教主法力無邊,所以只帶了200人攻打紫禁城。

清朝御林軍盔甲

9月15日,天理教教徒突然從東華門和西華門同時向皇宮發起進攻,守軍猝不及防,還未來得及關閉宮門,教徒們便沖了進來。進宮後逢人遍殺。而當時大部分禁軍都隨駕去了避暑山莊,留守紫禁城的守軍只有100多人。不過此時禁軍的火器營正在宮內訓練,官員們急忙召集火器營前來救駕。此時教徒攻打隆宗門甚急,連皇子都拿著鳥槍前去作戰。隆宗門上的箭鏃就是那時候留下的。正當隆宗門快要失守時,訓練有素的禁衛軍精銳火器營如神兵天降,迅速扭轉了戰局,將叛軍全部剿滅。如果不是禁軍及時出現,紫禁城可能就被天理教攻佔,中國歷史可能就此改寫。這場叛亂後,清朝皇帝無論走到哪都要帶上火器營隨身護駕。

今天,禁衛軍早已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而成為歷史,但其強大的戰鬥力和勇猛精神依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天如果要形容某支軍隊戰鬥力強,都會冠以「御林軍」的外號,比如解放軍前38集團軍就一直被稱為拱衛北京的御林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美軍為何放棄跨時代步槍,選擇落後武器,最先進的武器並非最好用
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鴉片戰爭?
日本鋼鐵企業爆出造假醜聞,別在鼓吹日本工匠精神了
蘇聯造武器一味追求性能,不顧乘員死活,夢幻坦克終成泡影
加泰羅尼西亞獨立15秒後失敗,為何把整個歐洲嚇一身冷汗?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