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張海,除了書法不行,啥都行

張海,除了書法不行,啥都行

張海先生,2005年到2015年任職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至於評價張海的書法作品,我真不知道怎麼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從這麼多年網友以及各大書法界人士,對張海書法的評價,我們可見一斑。

張海先生為著名的藝術活動家,書展策劃人,除了工作和書法沾點邊外,作品和書法藝術沒啥關係,可以說張海這人,啥都好,啥都行,就是書法不行。

當然,我說張海書法不行,許多人會認為我要麼是神志錯亂,要麼是嘩眾取寵。外行領導內行,由來已久,沒什麼不好,今後仍然是天經地義。問題是從張海手上,導致書法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網友們都說張海是丑書的倡導者,而且大力詆毀什麼的,我覺得沒必要,畢竟人家不懂書法,就懂策劃嘛!

但話說回來,我們要給張海書法做客觀評價的時候,該怎麼說呢?

筆者認為只有一句話:「張海並不具備書法家基本的素質,作品無筆、無墨、無形、無性、無意。隸書,拿毛筆當小刷子用,是其核心技法。行書,以火柴棒和葫蘆作為描摹對象,是其基本模式。」

據說張海先生楷、隸、行、草四體皆能,成就最高的是隸書。

其實張海的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還是很好的, 魏碑味道很濃,因為他擅長的就是隸書。但其作品不值得仔細推敲,每一幅作品仔細以推敲,就有問題了。

1、張海用筆善於用叉筆,顧名思義叫刷子,我估計年輕的是搞粉刷出身的。說白了,實際就是筆毫出現難看的「大開叉」。

2、張海是每一幅作品,用筆和章法都不敢恭維,拋筋露骨,乃書法之大忌。用比較專業的話來說就是:「如鉤趯處浮薄,收筆處虛尖飄忽,由於用力不均,筆尖分叉,中鋒和副毫失調,於是出現了劃痕」。

3、就點畫形態而論,張海的隸書幾乎刪盡了蠶頭燕尾,而大量加入行草書甚至魏碑楷書的成分;就運筆過程而言,張海的隸書絕無矯揉而一任恣縱,大書深刻,力透紙背。

4、張海的隸書起筆、提頓、轉折、收筆,顯然有許多唐楷,甚至是民間初習字者寫楷書的成分。一畫之後,收筆重頓下,磔意全無。因此看起來隸不隸、楷不楷的。這表形俗格,筆疏構解也算是一種獨創吧,只是有多少價值,那就不得而知了。

5、張海作品缺少的正是晉韻風範,與宋意更是相去甚遠,所謂張揚隸書的天真爛漫,觀之如山呼海嘯,令人熱血沸騰,是萬萬感受不到的。

但張海是聰明人,怎麼人家也是著名書法活動家呢,自己也感受到了自己書法的弊端,於是開始發布了一個流派:「21世紀的書法藝術在時代精神、創作觀念、審美格局和表現手法上必須要有新的突破,要出現這一時代的經典之作和書壇大家。」於是丑書的狂飆式發展開始了。

不過張海最後倡導的書法是將林散之的書法加以強化,並對某些線條進行改變,轉變成自己的風格,明其名曰:書法創新。

我覺得這篇文章再不能寫了,剩下的留給網友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對張海書法,大家的看法比我的還精準。

總之一句話:張海的出現和掌權,是當代書法藝術巨大的泥淖和誤導。在無品味、無格調的「張海體」背後,除了浮躁膨脹的市場和縱橫交錯的利益鏈,別無一物。

【備註:本文系中國書畫研究機構黑貓工作室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發剽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吳三大,陝西書法圈有名無實的書法家
沈鵬,根本算不上書法大家
古代狀元:內容和書法令人嘆為觀止!
請問,誰在欣賞如此「瘋狂」的書法作品?
書聖王羲之是如何仙逝的?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