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不打算炫技的谷歌X實驗室機器人,為「現實問題」而來

不打算炫技的谷歌X實驗室機器人,為「現實問題」而來

在谷歌 X 實驗室,機器人項目正在「與谷歌大腦進行合作」,試圖將機器人技術和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演算法結合。「在非結構化的環境中,為了使得機器人更加有用和可靠,機器學習是非常必要的。」Br?ndmo 寫道。

編譯 | 不定項

作者 | Hans Peter Br?ndmo

來源 | Medium

在 2013 年,谷歌收購了至少 7 家機器人公司以及 300 多位工程師,這些公司合併成為一個名為「Replicant」的機器人項目。在 2015 年末,作為 Alphabet 重組的一部分,大部分的機器人業務都被安排到谷歌 X 部門——這個一直保持著神秘感的部門。

近日,谷歌 X 實驗室機器人項目的一位負責人 Hans Peter Br?ndmo 在其博客上透露了 X 實驗室對機器人的看法及願景:

谷歌 X 實驗室通用機器人(GM Robots)成員 Hans Peter Br?ndmo

「我們的研究重點在於解決可以對數百萬人產生積極影響的問題。在 2015 年末,X 迎來了一些被谷歌收購的機器人初創公司,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評估、驗證並投資他們所構建的優秀的技術。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尋找具備明確客戶和現實影響的技術路徑。」

Br?ndmo 還透露「機器人是解決人類一些重大問題的工具」。在谷歌 X 實驗室,機器人項目還正在「與谷歌大腦進行合作」,試圖將機器人技術和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演算法結合。「在非結構化的環境中,為了使得機器人更加有用和可靠,機器學習是非常必要的」,Br?ndmo 寫道。

不過,這則博客並未透露過多的細節,只是暗示著谷歌 X 實驗室在未來會有大動作:

「儘管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公布我們目前為止的工作細節,但事實上,確實有許多令人興奮的工作正在進行。因為我們正在建造一座通向科幻世界的橋樑,同時解決現實世界中迫切的問題。」

以下是 Br?ndmo 的博客原文:

機器學習 + 機器人 = 解決人類重大問題的新途徑

流行文化加深了我們對機器人的憧憬。自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以來,在影視作品和科幻文學的影響下,人們總是在期待友好而全能的雙足機器人。或許只有當摺疊衣物和清洗碗筷等家務活徹底交給機器人以後,我們才會覺得未來已來。這些對於機器人的流行想像總是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也時常導致了人們誤解了機器人的真實面目。「製造酷炫的機器人技術」本身並不是目的,相反,這些技術只是擴展人類能力的一種工具。

機器人是解決人類一些大問題的工具

事實上,包含機器人三要素(感知、計算和驅動)的設備已經時常出現在我們周邊,儘管這些機器人的外形並不是你所設想的樣子。例如,烤麵包機、掃地機器人都是非常典型的機器人,它們能夠感知、處理周圍的環境信息,然後在空間中做出相應的動作。Waymo 自動駕駛汽車、送貨無人機、乃至風力發電機 Makani 同樣是機器人的典型例子。這些例子的共同點都在於,它們不是我們所設想的機器人,我們時常認為它們只是為了解決特定的問題而存在的工具。

在谷歌 X,我們對機器人的核心總是有很多設想——這也包括了我所領導的一個項目。我們的研究重點在於解決可以對數百萬人產生積極影響的問題。在 2015 年末,X 迎來了一些被谷歌收購的機器人初創公司,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評估、驗證並投資他們所構建的優秀的技術。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尋找具備明確客戶和現實影響的技術路徑。

然而,機器人技術仍有許多根本性的工程挑戰要解決,我們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在與谷歌大腦的密切合作中,我們將收購公司的前沿技術和谷歌的機器學習等尖端科技結合在一起。雖然我們有很多酷炫的技術,但我們的關注在仍然在於解決問題,同時保持對最佳技術的開放合作態度。

機器學習+機器人讓我們距離未來更近

機器學習和機器人技術的結合是我在 X 工作的興奮點之一。在非結構化的環境中,為了使得機器人更加有用和可靠,機器學習是非常必要的。正是在這一點上,機器人將真正解決許多先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谷歌 X,世界級的硬體工程師、軟體工程師和機器學習專家能夠攜手工作,他們可以獲得幾乎無限的計算資源。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可以說我們是為機器學習研究而設計的獨一無二的實驗室。

我們還在與谷歌大腦團隊合作,探索如何通過學習分享的經驗、人類的演示,讓機器人獲得新的技能。我們也在雲端模擬機器人,快速地訓練,再把這種技能轉移到真實的機器人上。通過虛擬的機器人,我們可以獲得大量的訓練數據,把這些數據知識轉移到機器人上,它們就能夠快速學會執行新的任務。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研究,它將使得能夠快速學習新技能、同時為人類提供安全高效服務的機器人成為可能。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可以查閱羅德尼·布魯克斯 (Rodney Brooks) 的系列博客文章(鏈接:http://rodneybrooks.com/forai-future-of-robotics-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

從實驗室研究到現實世界:未來比想像的更近

對於許多機器人應用而言,「最終」的答案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類比於手機,現在的機器人平台甚至還沒有達到 Apple II 時代,更不要說智能手機的時代了。現在的機器人大多只能執行由專家編程的特定任務。在接下來的數年裡,我猜測你會看到許多新的組織——包括我們——嘗試許多不同的方法。例如,在無人機領域,一些公司正在打造例如醫療運輸這樣高度專業化的應用,而另一些公司則押注於硬體或軟體,它們可以用於執行從房地產攝影到農業測量等各種任務。與往常一樣,取得進步的唯一方法是儘快打造產品,進入到現實世界的測試,同時了解人們的需求,理解什麼是人們想要的。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失望,因為他們夢想的雙足機器人的未來還沒有到來(這也可能讓另一些人鬆口氣)。在 X 工作的每個人都很興奮,因為這裡的工作可能會讓數百萬人的生活更加輕鬆,而且這裡的研究在商業意義上也是成功的。儘管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公布我們目前為止的工作細節,但事實上,確實有許多令人興奮的工作正在進行。因為我們正在建造一座通向科幻世界的橋樑,同時解決現實世界中迫切的問題。

如果你也熱衷於把機器人應用到地球上最棘手的問題上,或許可以考慮加入我們,同時體驗我們的開放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能 的精彩文章:

無人零售是馬雲在雲棲大會上喊出的新零售嗎?看看GGV合伙人和他的朋友們怎麼說
美國加州放寬路測條件,自動駕駛汽車可於明年進行「無人」測試
英偉達新款自動駕駛平台 Drive PX Pegasus 劍指 L5
既能降低感測器成本,又能解決主流感測器性能問題的這家公司被Curise收購了了
用19個超敏電極,這家公司能讓機器人的手指感受溫度

TAG:機器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