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古代水利的智慧

中國古代水利的智慧

水利者

不外利用水之「利」

同時防止水之「害」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降水不均衡

因此,水利自古即受到高度重視

工程方面建樹尤多

都江堰的「無壩」和靈渠的「有壩」

圖為都江堰,攝影/田捷硯

都江堰的主體工程——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看似簡單,實則構思精巧。從創建至今,其已歷經多次修復,但每一次修復都繼承了這樣的工程樞紐布置形式,足見這2000多年前的規劃簡直堪稱「完美」。

魚嘴,史稱都江魚嘴,又稱分水魚嘴。它把岷江水分成了內江和外江兩部分:外江是岷江主流,流向長江;內江水經寶瓶口進入成都平原。「深淘灘,低做堰」,飛沙堰的「低」是古人慎重觀察、計算出來的。這樣,多餘的水可以從堰頂溢入外江,保證灌區的安全。寶瓶口前的一段內江鑿成彎道,實現了「正面取水,側面排沙」,既取得了足夠的水量,又避免了渠道的淤積……魚嘴屬於典型的無壩引水。從某種角度講,無壩引水是受古代技術水平限制的必然選擇。但它有個好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工程對河流的擾動。

與「無壩」相對應的是「有壩」。靈渠,又名陡河、湘桂運河,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和都江堰一樣始建於秦代。靈渠雖然短小(長度不足40公里、流量不足每秒10立方米),卻是「三楚、兩廣之咽喉」,在國家的交通網路中擁有不容忽視的意義和影響。而且,靈渠上截斷海洋河的大小天平是中國水利史上第一座大壩。

把泥沙當肥料的鄭國渠

攝影/崔岩

戰國末期,秦統一六國的條件日漸成熟,韓國為避免滅亡的命運,便使用「疲秦」之計:派水工鄭國(人名)勸秦國修建大型灌溉工程,使其無力東進。後來,這個心懷叵測的計謀敗露,秦欲殺鄭國。鄭國辯解說:「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王認為他言之有理,工程得以繼續,十餘年後告成。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時至今日,在陝西涇陽西端的瓠口,鄭國渠的渠首工程依然有跡可尋。當年的鄭國已經頗具測繪常識,從涇水到洛水,長約150公里的渠道幾乎嚴格地選擇了地形等高線,使得乾渠以南的灌區可以實現「自流」灌溉,委實令人讚歎。

「涇水一石,其泥數斗」。黃土高原上的河流含沙量大,泥沙自古即是水利工程中令人頭疼的大問題。而鄭國渠最值得書寫的智慧,就是合理地利用泥沙,甚至把泥沙當成了肥料。《漢書》有載,鄭國渠「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這種引用含大量泥沙的渾水灌田、既用水又用沙的灌溉方法叫作「淤灌」,是我國灌溉史上濃重的一筆。

京杭運河的水櫃和水澳

京杭運河行程漫長,沿途遇到的問題複雜而繁多,倚仗歷代水工的智慧和心血才得以流淌、貫通。難題之一就是有的河段常年缺水,有的季節性缺水,為此,歷代大運河的建設者,根據自然條件和歷史經驗修建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蓄水工程。大者即當今可以綜合利用的水庫,如瓮山泊(今昆明湖)和高家堰(今洪澤湖);次者名曰「水櫃」,如陳公塘和練湖;最小的則是「水澳」,專供單座船閘使用。

關於瓮山泊和高家堰已有許多論文和專著問世,這裡只說稍顯「生僻」的水櫃和水澳。

水櫃是古代調節運河用水的蓄水塘泊,在山丘地區築壩截蓄溪流,或在運河兩岸利用湖泊窪地四周築堤蓄水,有時也自天然河流引水,通常設閘控制。運河水淺時,水櫃放水濟運;運河水大時,放水入水櫃;發生洪水時,水櫃還可以蓄洪。

在古代,京杭運河某些水源匱乏的河段上,船閘反覆開啟「走泄」的河水不能及時補充,也會影響到運河的暢通。北宋年間,為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澳閘」。所謂澳閘,就是在船閘旁邊設置叫做水澳的小型水庫,用以蓄積流水或雨水,接納大江大河的潮水,再開鑿小渠通向船閘,並以閘門控制。澳閘是我國的獨創,在規劃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在當時是一種非常成功的船閘類型。

內容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05月

撰文/鄭連第 攝影/張小寧 等

責任編輯/尹傑 圖片編輯/何亮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古老的水利工程,尤其是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全都結構簡單、外表樸實,它們順應自然,能與環境有機地結合,都沒有經歷過改天換地的「大手筆」和「大動作」,堪稱「人與水的和諧」的典範。

別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的精彩文章:

作品徵集-秩序
視角|我們身邊的秋色|作品集
地理知識 大自然記錄者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誰拖住了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腳步

TAG:中國國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