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民局長(外一章)
【作者簡介】王自亮,河南省長垣縣委宣傳部。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聽到了一民局長的噩耗,人一時間有些呆傻——為什麼這麼突然,好好的一個人,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初上班時,局長里有個叫劍星的。一民局長當時在教育科,總覺得他就是劍星。想他人長得魁梧,名字起得也好。——俊眉朗目,身材高大,可不就是劍星嗎?真是人名兩相宜。
他為人豪爽耿直,《紅樓夢》里王熙鳳,人未到,話先來。一民局長近之。
他身板硬朗,曾是體育健將,打得一手好乒乓球,我見過他打球,他個高手長,人又靈活,一人就圍了大半個案子。運球時,跳躍騰挪,每擲拍揮球,又狂呼大叫,剛健威猛,氣勢逼人,凜凜然如大將軍,橫刀而立。
他嗜煙好酒,每飲必盡,每飲必醉,從不使奸耍滑。幾年前,我們隨他往某地考察校安工程,中午對方設宴相待,陪客皆善飲之徒,酒量驚人。有個女的尤其能喝。喝的是壽酒。用的是瓷碗。一碗就是二兩。對方啥也不說,連端三碗,碗盞翻轉,滴酒不灑。看得人心驚,背上發涼,冷汗涔涔。他卻豪不示弱,對方几輪轟炸後,他又端起酒瓶還擊,幾碗下肚,人哧溜到桌下面了,幾人扶起來,他還說:沒事,喝,喝。
大山的子孫豪爽剛毅,黃河的兒女也不是孬種。
現在想來,他的病與煙酒不無關係。但是,一個人貴在活出洒脫,活出性情。一民局長如果不煙不酒,溫溫火火,他就不是一民局長了。一個人活得其所、磊落於世,正是男兒本色。入得教育局,就能聽到他那豪爽的話語和朗笑,如若悶雷洪鐘,聲震屋瓦。他主持校安工程期間,活之重,責之巨,難之大,可謂罕矣。但他舉手投足,自信從容,再難的活也沒見他皺過眉,舉重若輕,儼有謝安之風。全縣數百所學校,他足跡幾乎踏遍,新建樓宇,都有他心血才思凝聚。一個人去逝,豐碑如此,恩惠極眾。也足堪慰了。
只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惜哉!
前幾日又去老教育局,北面一圈屋舍建成高樓,南面半截尚在,已是面目全非。一晃間,已是十多年了!
《增義兄》
增義是一個寬厚的人。
在老局時,他管伙食,還兼修車,送報紙。似乎一切沒人乾的活都由他干,幹什麼活他都願意。但人似乎也只有在沒報紙或是車子壞了時想起他。他是空氣。只是在人需要時才想起。
哎,老王,今天報紙呢?
這老王,去哪了?
老王,是他在機關的名字。
他總是寬厚的笑著,從來不急。他的人緣很好。
他是熱心人,不管熟不熟,為人辦事總是竭盡心力。我曾見他為一個素不相識的報名人,找人說情。他曾為鄉人辦上學,堵局長的門。辦成了,他呵呵一笑。辦不成,他滿是遺撼。
他沒有房,就住在單位後面的小矮屋裡。矮屋不大,他挺滿足。他有兩個孩子,孩子上學很好,挺爭氣。這是他的驕傲。
他看不慣的人和事,說話就常常帶點牢騷不滿。但他是笑著的,他的牢騷是寬厚的,有刺,刺是軟的。就像他的為人,一團和氣。
後來搬了單位,他文化不高,就留在老局看院子。
人們見他,還是老王,也有人叫增義哥,但這時候少。他總是笑著接受,不覺的就從小王到老王了。
他身體不好,一直有病,經常喝著味道很重的中藥。藥味常常瀰漫了整個院子。
他死了。
單位里很多人已經不記得他。這些年,去了很多新人。
熟識的人搖著頭:這老王,咋就走了?
(圖片來自於網路)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小說:匆匆那年
※散文:醉了淺秋媚了流年
※散文:行走在高藍的天空下
※詩歌:風之音(外一章)
※小說:阿文的愛情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