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裝周的「新常態」

時裝周的「新常態」

撰文:觀潮網創始人,時尚評論人周靖蛟

10月12日,2018春夏上海時裝周開幕第二天。早上10點,在冷空氣初襲的早秋陰霾中,沿著上海西區古北路到延安西路口的鮮艷道旗指引,一座龐大的三體式建築矗立於此;這裡是上海世貿商城,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新址。

上海世貿商城地處老牌虹橋商務區核心地段,其專業展貿平台定位以及與紡織服裝產業的淵源使MODE此次「花落我家「帶了幾分順理成章的意味。走進熟悉的大堂,入口前台處已經出人意料地排起了長隊,「會不會等很久」排隊者中有人輕聲感嘆。更多稍晚到達的買家、觀眾在此區域流連。

作為上海時裝周實質性助推設計師品牌的商貿對接平台,MODE力圖打造的是促成訂貨季的時裝周配套貿易展會,也是適應「買手」制零售模式,以Showroom為參展單位的展會,這季展會是第六季。而這也是我連續第五季對MODE進行特約報道,熟悉的場景與空間,更新過的格局與調性,那一刻我稍有恍惚與時光交錯之感。

現場:有序的碰撞

走進一樓展會主場,白色建築立柱與黑色搭建框架形成的簡潔幾何感依然符合MODE一貫的調性。與早前MODE在不同場地以及分區上的相對原生態或無序相比,此次由於有專業展館的背景打底,所以無論在場地、空間上都更為寬敞從容;在參觀動線與視覺上也趨於更合理的延伸。

33個參展Showroom,多數並不陌生,原因在於MODE的復展率超過75%。從細分品類上講有專註於時尚珠寶、配飾品類的無有樂園SHOWROOM,以獨立設計師手袋品牌為主的Kate Zhou Showroom;以內衣、高端情趣配飾等為主的The IPS 等。從地區來說,有來自義大利的IGFD Showroom SH、來自台灣的Taipei IN Style (TIS)、香港的FASHION NOW SHOWROOM、東京的Xin-Tokyo Showcase - 昕東京、巴黎的AMF SHOWROOM等。從主推品牌來說有主打歐美品牌的MISHOWROOM以及中國原創設計師品牌為主的品川SHOWROOM、TANCShowroom、OMC設計師孵化平台等。

(左起)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劉平、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尚玉英、

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邵峰、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呂曉磊、

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朱勇

上海市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左2)、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朱勇(右2)

(左起2)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躍華

一個個突破以往場地規模的Showroom中又分割為一個個獨立空間的設計師品牌;各種色彩、風格,成熟度不一的設計師品牌,形成具有鮮活個性的碰撞效果;而設計師展位上一張張新鮮年輕的面孔,初創的激情蓬勃與穩中有序的環境形成碰撞。同期三樓的MODE TALKS則聚焦行業熱點,進一步完成觀點乾貨的大碰撞。

生態:漸趨成熟的Showroom

Showroom這個來自歐洲時裝周舶來品興起的背後是中國近年來大量獨立設計師品牌和新創品牌的湧現,這些品牌對市場的剛需則進一步催生了買手店商業生態。

但即便如此Showroom至今仍缺乏一個精準的中文解釋,如以中文直譯為展示廳顯然是不夠的。在我們今天的語境里,Showroom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概念,更是行業生態圈裡的重要一環。其需要承擔許多職能以及具有廣闊的含義:獲取新品訂單,展示品牌形象,獲得市場反饋,市場與媒體推廣等。

這些參展的Showroom都在各自功能上逐漸深化,依據自我優勢建立起更多的精準服務概念。比如FUSIONCO SHOWROOM的主理人談到其團隊更偏重於前端從市場推廣、PR以及行銷切入。而跨界於IT與時尚背景的買手幫,則偏重於建立以風格服務為導向的技術交易平台;S-BUY 全球好

店在甄選獨特設計和工藝的同時,也發掘出高端定製服務的市場需求。而MATCH SHOWROOM此次主推「重生」概念,其合作的氂牛絨品牌SHOKAY,在商業運作時充分考慮社會價值的因素,為青海牧民的收入提高和醫療資源提供有效幫助,是極具社會責任感的品牌。MATCH SHOWROOM在時尚可持續的理念導入上,可謂先行一步。

《Vogue》義大利版時裝編輯castrignano Serena

展會上也碰到來自東京的Xin-Tokyo Showcase - 昕東京,記得第一次現身MODE時一個小小的規模,到這次帶了20多個日本牌子來參展,可以說是伴隨著MODE一路成長。

這些Showroom伴隨著MODE從初始「小而雜亂」的狀態到趨於穩定的時尚產業生態的一員,他們是經過市場的自然篩選後生存下來的,顯然只有這些能夠專業化運營並最終收穫訂單和長效客戶的showroom,才會成為這裡的中堅和常態。

業態:洗牌or持續壯大

時尚業的變遷之快,作為「一種周期性的社會實踐消費」其更容易反應消費者行為變化;就像無論街邊店鋪的自主選擇,還是各大商業體和購物中心的轉型求變,曾經小眾的買手店,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於消費市場。

現場與主理人交談,一個好消息是普遍認為自去年底開始買手店行情回暖。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買手店渠道開始向三、四線城市拓展,從東部向中西部拓展;包括西安、寧夏、青海、四川等中西部地區正有越來越多的客戶加入其中。相對於一線城市高昂的租金以及受全球時尚關聯度更高的城市,二三線城市低廉的租金與成本,相對封閉的市場給予了實體買手店創造利潤更好的選擇。

義大利著名時尚作家/專欄撰稿人Angelo Flaccavento

在前仆後繼的業態下,獨立設計師品牌、買手店和Showroom都會面臨洗牌。以設計師為例,在時尚教育產業化、國際化背景下,即便培養一流創意人才的時裝學院,比如英國這樣的教育輸出國家,其移民政策並不友好,設計師選擇回國創業道路是大概率事件;創立設計師品牌無論從主觀或客觀上都必須面對中國為主要零售市場:落差大,另外資金、人脈、供應鏈、渠道,銷售諸多要素缺一不可,挑戰多多。對於Showroom而言,如何面對行業痛點,諸如Showroom和品牌之間的溝通信任問題,甚至技術問題包括建立更為高效的交易系統等;而這些都需要新的思維和創新的解決方案。

對買手店來說,百貨、零售業會有大量轉型進入買手店這一業態,尤其大型零售企業集團如今也是大手筆進入;他們的優勢在於背後的資金、供應鏈和運營。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場體量,另一方面是設計師品牌成長尚需時日;而無論對於設計師品牌或Showroom來說,吸引零售商關注,持續壯大都是無法忽略的。

常態:「買手制「的可持續

正如所有變化始於消費者行為,當千禧一代的消費習慣,也逐漸傾向於設計師品牌;當消費者期待以性價比高的方式,獲得更多小眾或獨特性的產品;當傳統實體零售的轉型升級,同質化,都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創新動力或出口。顯然,這一切都是時尚業發生變化的終極動力。

Luisa Via Roma的首席執行官Andrea Panconesi

如果說,中國時尚消費和產業形態的整體轉型已經雛形漸顯,那麼繼續建構設計師、買手店和Showroom相互扶協的良好生態,可持續的發展才是關鍵。而隨著上海時裝周「亞洲最大訂貨季」的構築,MODE在相對長時間內也會成為一種「常態」。

★官方紀實攝影:上海呈祺文化傳播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時裝周 的精彩文章:

只在關注秀場仙裙和仙女麻豆?你會看到更多的上海時裝周
《意述尚海—Giovanni Gastel攝影展》亮相2018春夏上海時裝周
塑造新世界秩序的中國時尚產業領袖

TAG:上海時裝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