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這三個省的士兵最能負重行軍,第三名是廣西兵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是入越南境內作戰。越南地處熱帶地區,地形崎嶇複雜,密布原始叢林。大規模機械化作戰在越南幾乎起不到作用。所以在這場戰爭的初期,很多戰役需要我們的戰士們長距離穿插奔襲,士兵每日要負重20多公斤奔行在熱帶雨林中。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就是:苦不堪言。
所以有時候一場戰役能否打贏,取決於我們的戰士能不能長途奔襲。在1979年2月17日,也就是入越南境內作戰的第一天,我軍步兵連在漆黑的山林中,用6小時奔襲了28公里。由於負重難行,在出境時扔掉了全部的背包,只帶武器彈藥、作戰裝具和兩日的給養。有很多士兵長途跋涉之後,在小道上實在走不動路,有的甚至伏在地面頑強地爬行。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重負荷的行軍幾乎是天天有,只是距離長短不同。那麼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哪個省份的士兵最能走呢,哪個省份的戰士負重行軍最厲害呢?又有哪些省份的士兵容易掉隊呢?
第1名:貴州兵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長途負重行軍最厲害的是貴州兵。貴州兵平時有「貴州騾子」之稱,黑瘦的軀幹大幅度地前傾著,工蟻般的負重前行,尤其善走山路,每每總能走在前面,而且背的東西最多。貴州遍地是大山,山路崎嶇陡峭,所以貴州兵從小就能長途負重行走。
第2名:湖南兵
湖南兵雖然個子不大,卻善負重,有些彈藥裝具不好攜帶,就砍根竹竿兩頭吊起悠然前行,巴掌寬的塄坎上也能如履平地。
第3名:廣西兵
廣西地勢險峻,民風強悍,自古有"南蠻"之稱。廣西兵更是凶勇善戰,桂系第七軍就有"廣西鋼軍"之稱。所以廣西兵打起仗來排第一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長途負荷行軍還是不如貴州兵和湖南兵。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對越作戰那就是廣西,雲南,廣東,湖南,江西,貴州,四川的兵最合適,不管條件多麼苦,這些南方兵都可以適應, 那些來自中原北方的兵可慘了,皮膚病,水土不服等等問題出現。但是部隊就是個大家庭,在哪裡人不分東西南北,不分族別,戰士們都是最親密的戰友,都是最親密的弟兄。哪個省份都有功臣,哪個省份都有英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無完人。


※中越戰爭,越南老太婆躲在地窖里放冷槍,一個士兵怒火中燒
※中越戰爭,許世友頒布《十殺令》,讓越軍為之膽寒
※中越戰爭,攻克諒山後撤軍,許世友命令隔一米埋一炸彈
※中越戰爭,指導員不忍殺死越南老太婆,戰友卻慘遭毒手
※中越戰爭,為何要對戰士限制飲食,控制飯量?並非糧食不夠
TAG:老朱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