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銅鏡的生命力在於實用:既可實用取火,又可當鏡子照容

銅鏡的生命力在於實用:既可實用取火,又可當鏡子照容

以往的文物考古,受到「精緻收藏」、傳統金石學的局限,對銅鏡並不重視。隨著新的思想理念出現,復原古代社會物質文化面貌,已為大家昕關注。在這種背景下,古代銅鏡愈益為人們所看重。

銅鏡發展的歷史,決不以人們的好惡為依據。銅鏡以先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以人民生活需要而發展。銅鏡出現於新石器時代之後,長期未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有將近1000年時間,銅鏡徘徊於起步萌芽階段,即使在青銅時代的奴隸社會,它亦始終被排斥於「禮器」之外而備受冷落。但是,銅鏡卻以它頑強的生命力伴隨著整個奴隸制、封建制時代,走過了四千多年的歷史道路。

漢代-高鈕內連弧鏡

其間,象徵著「國之重寶」的青銅禮器由於「禮崩樂壞」而衰落了,生活中使用的青銅酒器、水器、炊具由於陶瓷業的興盛而被取代了,生產使用的青銅農具、工具由於鐵器時代的到來也被淘汰了。但是在這個大環境下,銅鏡不僅沒有衰落,反而異軍突起,形成了一個個新的製作高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在青銅禮器衰落的同時,才形成了戰國銅鏡、漢代銅鏡、唐代銅鏡的黃金時代。其原因很簡單:銅鏡的生命力在於實用,既可取火,又可照容,實用性是銅鏡得以產生、發展的根據。

當然,銅鏡和其他歷史遺存一樣,經歷了由實用性向審美性的飛躍。須知,人們在滿足食宿、繁衍的基本需求之後,即產生了美的需求。銅鏡就是這種審美要求的實用物。中國銅鏡的產生和發展,就體現了實用性和審美性的完美結合。

弓鈕陽燧(古人取火實用)

有人以為,銅鏡一開始就是為先民們裝飾的需要,這種觀念是需要商榷的。人類開始用銅,即已開始制鏡。先民開始制鏡,首先用於取火。生活、生產的需要,永遠是創造發明的原動力。

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活的氏族先民,他們當時最為迫切的需要是用火,其次才是照容,裝飾並不是十分迫切的。當然,陽燧取火於太湯,可以直接通往自然崇拜,有可能用於巫術和祭祀,即使這樣,生活的需要也仍然是第一性的。

唐代-月宮鏡

由此觀之,取火陽燧的起源應先於照容銅鏡,應視為順理成章的推測。流行的實物資料證明了這種推測:現已發現的陽燧,銅質低劣,形體很小,製作粗糙,並毫無裝飾可言,是最原始的銅製品;陽燧鏡背的鏡鈕均為長鼻形,不光製作不工,有的鈕還偏在一邊,這種鏡鈕應視為早於橋鈕、拱形鈕及小鼻鈕等,是最為原始的鈕形;陽燧流行的數量較之當時的照容平面鏡為多,證明它的使用更為廣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迪文谷 的精彩文章:

書與畫之關係辯證:善書多善畫,善畫必能書
收藏投資郵票需把握三個要點:發行量、存世量、選題設計
梅香荷塘竹石圖:國畫藝術作品欣賞
絲毫塵事不相關,老卻英雄似等閑:讀陸遊《鷓鴣天》
詩與畫之辯證關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TAG:思迪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