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年骨關節炎:多運動還是少運動好?抗炎葯多用還是少用?

老年骨關節炎:多運動還是少運動好?抗炎葯多用還是少用?

「關節越痛越要動!」「膝蓋要省著用,有了關節炎要少運動!」骨關節炎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它雖不會致命,但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非常多的困擾。許多老年人對於骨關節炎的治療和調養也有很多疑惑,民間的各種說法更是讓老年人無所適從。

老年骨關節炎:多運動還是少運動好?抗炎葯多用還是少用?

負重腿更易患骨關節炎

關節炎的類型100多種,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和脊柱關節病。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

在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關節炎就是骨關節炎。主要是由於長期的負重,導致的勞損,就像機器一樣,由於長年累月地勞動、活動和承受身體的重量,到了中老年,關節難免受到磨損,這就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的特點是負重的關節疼痛,多是膝關節最明顯,活動加重,休息減輕,且多出現在負重腿上。比如說,有的老人右腿曾發生骨折,右腿不敢過多用力,走路時重心在左腿,因此左腿就可能先於右腿出現骨關節炎。

減少負重運動,增加非負重運動

老年人患骨關節炎後,擔心運動會加重病情,而不敢運動,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患上關節炎仍有必要運動,因為運動會使關節相關的肌肉力量增強,這樣會加強關節的應力,對關節具有保護作用。

老年骨關節炎:多運動還是少運動好?抗炎葯多用還是少用?

但是患關節炎後選擇哪種運動是有講究的。骨關節炎患者要避免跑、跳、登山、爬樓梯等負重性的活動,深蹲也不建議;可以增加游泳、騎單車等關節伸屈為主的活動,坐在床邊或椅子上,反覆抬起小腿來進行運動也是可以的。在不加重關節痛的前提下,應鼓勵骨關節炎患者每日走平路1小時左右。

另外,肥胖者需要減肥,以降低骨關節的負重。

生活調養:注意保暖+多補鈣

骨關節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關節一定要注意保暖。這是因為我們的關節腔沒有血液供應,只是靠關節滑液來提供滋養,因此關節非常怕冷,寒冷的刺激會加速關節變性,民間「老寒腿」的說法也是由此而來。即使在夏天,骨關節炎患者也要注意避免關節受涼,如避免長期待在空調環境內,或是避免空調口正對著腿部吹。

另外,女性在絕經後,雌激素下降,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增高,骨質疏鬆與骨關節炎也有密切關係。女性骨關節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補鈣,男性患者可檢測骨密度,若已出現了骨質疏鬆也建議補鈣。對於骨關節炎患者,都可以長期口服促進軟骨代謝的保健藥物(含有氨基葡萄糖和軟骨素)。

感冒、負重可誘發急性滑膜炎

關節炎患者在感冒、受涼等免疫力低下時,或者負重後,都可能誘發急性滑膜炎,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甚至行走苦難。關節疼痛時需要休息,減少負重活動。各種家庭式的理療以自我感覺舒服為度。可外用一些消炎鎮痛葯,嚴重者可以口服一些鎮痛或消炎鎮痛葯。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鈉,也可以起到潤滑和保護關節的主要。

老年骨關節炎:多運動還是少運動好?抗炎葯多用還是少用?

如果用藥後癥狀仍不能有效減輕,必要時可在關節腔內注射激素,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打封閉」,注射激素後癥狀一般均可控制。由於激素本身對關節軟骨有一定的損傷,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注射,一年內激素注射不要超過三次。

關節炎什麼程度需手術?

這也是許多老年人非常關心的問題。關節炎的癥狀經過規範治療後長期不能緩解,照片顯示關節軟骨已經被破壞,關節變形甚至不能走路,這些是關節手術的適應症。這其中要對治療的性價比和患者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比如說,患者由於膝關節疼痛不能行走了,甚至需要長年坐輪椅,那麼長此以往,患者的心肺功能都會減弱,各種疾病都可能隨之而來,那麼手術的必要性就非常明顯了。

骨關節手術分兩種,對於關節軟骨破壞不嚴重的,僅需接受關節鏡手術即可,也就是在關節處打洞,將軟骨碎片取出即可;如果關節破壞嚴重的,則需要更換人工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如何區分?

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雖然都可能表現關節疼痛,但是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類風濕關節炎其實是一種難治性的風濕病,如果抽血檢測的話,類風濕關節患者的類風濕因子、血沉、C反應蛋白等於風濕相關的指標都會表現為異常。

另外,骨關節炎的疼痛多表現為起床時比較輕,活動後則會加重。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相反,是起床時癥狀較重,活動後會減輕(醫學上稱為「晨僵」)。不過骨關節炎患者若伴隨有滑膜炎時,也可能出現短暫的晨僵。葉子分割線

老年骨關節炎慎用抗炎葯

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在治療上略有不同,較常用和通用的藥物有:

老年骨關節炎:多運動還是少運動好?抗炎葯多用還是少用?

①非甾體類消炎藥:常用的有洛索洛芬、布洛芬、雙氯芬酸、醋氯芬酸等,起效快,有較強的消炎鎮痛作用,但老人不宜長期服用。

②軟骨保護劑,最常見的是硫酸氨基葡萄糖和鹽酸氨基葡萄糖,可改善關節的功能,起效較慢,但安全性好,適合老人長期服用。

③慢作用抗風濕葯,如柳氮磺吡啶、羥氯喹、來氟米特等,對延緩病情有一定作用,但起效較慢。

④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氫化可的松、強的松等等,有抗炎消腫及控制病情作用,但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大,需嚴格遵醫囑服用。

⑤抗生素,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等,只有在明確存在鏈球菌感染時才會使用,而像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大多數是無菌性關節炎,無需使用。

⑥生物製劑(如恩利、益賽普等,但價格較貴)。

中醫治關節炎多從痹證論治,可用中成藥或中藥湯劑內治,配合針刺、艾灸、拔罐、中藥藥包局部外敷、中藥熏蒸等治療,療效頗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絡健康 的精彩文章:

40歲以上國人有1.1億人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偏愛這9類人
華絡公益贈機活動獲專家和媒體點贊 下半程贈機活動正式啟動
子女須知:給不同年齡段的媽媽的健康提醒
堅持吃早餐患糖尿病的幾率竟降低這麼多!糖尿病早餐吃什麼好?
系列之三:中醫好神奇,不開刀不吃藥,三個月治癒腰椎間盤突出

TAG:華絡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