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劫:黨爭之禍的後遺症,東林黨沒那麼好,閹黨也沒那麼壞

大明劫:黨爭之禍的後遺症,東林黨沒那麼好,閹黨也沒那麼壞

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大家好,我是史小強!

最近翻了翻《明史》,是越看越來氣,好好的大明江山就這樣白白葬送,也枉費了朱重八白手起家的奮鬥。心中憋悶感覺不吐不快,但是吐了使痛快了,估計會遭到「明粉」的窮追猛打。不過,本人臉皮厚豁出去了。

先來說說《明史》,誰修的,晚明遺老們修的。此時清朝已經入關,華夏成了滿人的天下,這時候修的《明史》多少還是有貶低明朝,褒獎清廷的意味在裡面。所以,歷史歷史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有誰又能說得清楚呢?

我想觀史最主要的是要選好角度來討論問題,你站在什麼角度決定你看待這段歷史看法。抽絲剝繭在這些掩人耳目的辭藻中探尋歷史的真相,才是真正的歷史觀。

為什麼說這麼多廢話呢?其實是為了弘揚正確的歷史觀(我就是怕挨罵,被罵怕了,心驚呀)。歷史學家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有的說趕上了小冰期,導致農業受到嚴重衝擊;有的說黨爭嚴重,致使內耗不斷無力對外。還有許多林林總總的觀點我也不一一敘述了。

我只想引用《大明劫》中孫傳庭的一句話「李自成可以輸七次、八次,可我孫傳庭一次都輸不起。」,為什麼李自成被孫傳庭打得只剩下七八騎,而闖王仍能捲土重來,可偏偏大明正規軍的統帥卻一次失敗都無法承受呢?

明末老百姓都吃不上飯了,而士紳卻整天鶯歌夜舞,好不快活。不難看出李自成代表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而孫傳庭代表的是國家的利益,哦,不,是資本主義官商的利益。

當時,崇禎皇帝繼位,和東林黨聯合逼得「九千歲」魏忠賢自殺,東林黨少了閹黨的掣肘,變得一家獨大,皇帝勢單力孤,反而變得形單影隻。魏忠賢活著的時候,不斷打壓東林黨人,江南工商稅收正常繳納。有了這些稅收的支持才支撐起遼東女真的不斷進犯。然而,魏忠賢死了,工商稅也就免了,可以說東林黨人無不拍手稱快,因為這些工商業背後的推手正是這些滿嘴「之乎者也」的士大夫們,免除了稅收,剩下的錢自然進入了自己的腰包。

工商稅免了,那麼國家龐大的開支、遼東的糧餉就該找一個地方出吧,這艱巨的責任自然落到了農民的肩上,而當時又正趕上小冰期,農作物歉收,加上士紳的盤剝,國家的稅收你讓農民活不活,當一個人連生存都存在問題,他還會有什麼底線。

也就是那句話,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這些吃不上飯的農民佔據全國的大部分,自然成了李自成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了。

所以,明朝滅亡,亡在內耗。皇帝權力無法控制士紳集團,導致控制權旁落。士紳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興起,和貧苦百姓爭奪資源,然而中國的農民階級可不像英國關榮革命時期農民那麼勢單力薄,資本主義的改革破壞了農民的利益,內耗隨之而來。當一個國家陷入無休止的內部鬥爭時,哪怕一點點外力的介入都會使這個國家陷入崩潰。

可以這樣說,東林黨沒有說得那麼好,閹黨也沒想的那麼壞。它們只是兩種勢力的代表,東林黨就是資本主義的代表者,閹黨背後是皇權,代表著維護原有封建制度的勢力。兩種勢力的你來我往最終造成了明帝國的坍塌。

題外話:其實小編覺得,當時大面積取消海禁,允許貧苦農民出海開闢殖民地,走英國擴張殖民的道路,或許明朝的資本主義就可以順利的建立起來,明朝也不至於滅亡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歡迎在下方留言談論。

明朝開闢殖民地能挽回帝國覆滅嗎 (單選)

0人

0%

能,走英帝國走過的路

不能,滅亡是註定的

投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趣評《 明朝那些事兒》:貢獻最後綿薄之力,隨後為國捐軀
趣評《明朝那些事兒》:崇禎早就知道明朝要滅亡,因為一個夢
「烽火張垣」大明王朝——永樂皇帝五征漠北(上)
明朝十六帝:史上最任性的王朝,最個性的帝王
明朝寫信向羅馬教廷求救,十年後收到回信失望了!

TAG:明朝 |